作为
瑜伽老师,发出精准的口令是非常重要的,不精准的口令描述会直接影响你的课程氛围、节奏、效果,更可怕的是让学生在接受一种错误的认知。
艾扬格曾在《瑜伽教师基础指南》中说过“指令应该像箭一样射到相应身体部位”。课堂上,教学口令不要使用语义模糊的词语,如“激活”。要运用合适的词语来解释准确的动作,如伸展、紧握、收紧、拉长、延展等。“激活”这个词是通过完全这些具体动作而体验到的,不仅仅是通过语言。
瑜伽教学口令准则不要只讲要达到什么体位,要做什么动作,而不讲怎么做。
纠正错误是首要的,不要没完没了地解释或讲解。如果学生没有改正或体式做的错误,不要继续发出指令,否则他们会长时间保持错误姿势。
发出一个指令然后停下来,给学生留出时间倾听并吸收指令。
不要随意发出指令,因为你的声调本身也在传达指令。
对于某个动作的特殊强调,口令要清晰、明确,并且要让大家知道这个动作是否做到位或者做错了。
要重复指令,稍微换一下语言的组织以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
确保在发出下一条指令之前,大多数学生已经吸收了前一条指令,要询问学生是否明白指令或者演示。
我们要意识到教学口令的重要性,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都是老师传达出来的,他们在体式练习时所表现的状态和反应都是对于口令的理解。

教学口令是为引导学生如何自然、顺畅的完成体式,形成真正有效的瑜伽习练。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表达的内容不够清晰、直接、准确,容易会让学生出现对体式理解上的障碍,特别是初学者,可能没办法按照要求去完成体式的练习或者做了错误的体式。
接下来,小编用大家熟知的瑜伽体式来举例。例如:
Adho Mukha Svanasana
(下犬式)
从加强前屈伸展式进入,双掌贴地;
双腿分别迈向后,手脚之间的距离约为91~122厘米;
双手分开与肩同宽;
双脚分别与同侧手掌在同一直线;
张开手掌,分开十指,均衡地下压双手;
呼气,伸展手臂,保持肘部伸直,向髋部方向延展脊柱;
保持双腿伸直,伸展膝关节后侧,提起大腿向上并向后推,提起髋部创建出空间,使躯干能够去向大腿方向靠近;
拉伸小腿肌肉,脚跟落地。
我们来看上面的体式口令,这些口令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但老师如果是直接这样和学生传达口令,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的误解。比如“向髋部方向延展脊柱”这句话对于初学者可能有认知障碍或者身体没办法做到这一点。
作为瑜伽老师,教学口令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对学生讲解他们能感知的东西,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能明白你在说什么。
我们把上面下犬式的口令换成另一种方式描述:
山式站立,呼气,身体向前向下;
手掌、双膝向下;
肩在手腕的正上方,膝盖往髋部的后侧去;

手掌展开往下压,大拇指要放松;
转大臂向外,伸直双臂;
蹬直双腿,臀部向天花板方向;
脚跟上提,双腿伸直;
大腿面向后,髋部上提向天花板方向;
脚跟落下,脖子放松,头向下沉着。
这样的口令,对于学生来说会更好理解一些。教学口令要简洁,直接传达信息。在教学口令中使用专业术语(如腹股沟、髋部)时,要适当的解释术语的意思。在教学时,你的声音、举止、肢体语言、讲解方式、语言表达都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