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古代
汉语,主要是指上古先秦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也就通常所说的文言。先秦时代距离现在较远,这个时代的文选比较难读难懂。相关专家指出,如果能够掌握一千多个文言常用词,就能基本上解决阅读古书时在词汇方面的困难。
常用词
言语谓访请召报告谏讨反复舍次如驰骤侵袭奔亡逐及执免享薦荐图虞克堪有无昭穆勤乏乱整两贰兵车甲介卒乘君师姑女族党雠河防城池田馆
1.【言】动词。说话,说。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左传成公二年:“岂敢病?”引申为谈问题,表示意见。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曰。”又僖公三十年:“佚之狐於郑伯曰。”战国策赵策:“胜也何敢事。”又名词。话,言论。论语公冶长:“听其,观其行。”引申一句话为一言。论语为政:“诗三百,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个字也叫一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史记老子列传:“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又如后代说“五诗”,“七诗”等。
2.【语】动词。谈话,谈论。论语乡党:“食不。”引申为告诉。左传隐公元年:“公之故,且告之悔。”论语阳货:“居!吾女。”(居,坐,女,汝,你。)又名词。言论,话。论语季氏:“吾闻其矣,未见其人也。”
[辨]言,语。在古代汉语里,“言”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是指回答别人的问话,或是和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於郑伯曰”,这是佚之狐主动向郑伯进言,宣公二年的“叹而言曰”,是自动地慨叹,成功二年的“岂敢言病”,“言病”也是自动说出自己受伤。这些地方的“言”都不能换成“语”。“言”“语”用作及物动词时,分别更是明显。“言”只能带指事物的宾语,“言病,言事”,“语”既能带指事物的宾语,例如,壮子在宥:“又奚足以语至道”,又能带指人的宾语,例如:论语阳货:“吾语女”,还可以双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壮子在宥:“吾语女至道”。总之,“语”字的“告诉”这一意义,是“言”字所不具备的。
3.【谓】
(一)对《某人》的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使之曰。”
(二)叫,叫做,认为。诗经王风葛藟:“他人父。”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仁乎?”引申为指称,意指。左传隐公元年:“其是之乎!”又宣公二年:“其我之矣!”
(三)评论{其人}。论语公冶长:“子子产,有君子道四焉。”
[辩]谓,曰。“谓”是“说”的意思,后面有引语,但不与引语紧接;“曰”字后面紧跟着就是引语。旧小说里常有某人“说道”,“谓”等于“说”,“道”等于“曰”。“谓”“曰”与“言”“语”分别更大,因为“谓”“曰”后面必须有引语(这里指的是“谓”的一、义),“言”“语”后面不一定有引语。
4.【访】
咨询。尚书洪范:“王於箕子。”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诸蹇叔。”引申为拜候,探望(后起义)。杜甫赠卫八处士:“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又引申为探寻[古迹,名胜]。杜甫玉台观:“平台古游。”注意:上古汉语的“访”,只有咨询的意思,不要误会为探望。“穆公访诸蹇叔”,等于说“穆公访之於蹇叔”,也就是就袭郑一事向蹇叔征求意见。假使是“探望”的意思,“诸”字就成了赘疣了。
5.【请】
请,请求。左传隐公元年:“亟於武公”。注意:“请”字后面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是请你做某事。左传隐公元年:“则请除之。”第二种是请你允许我做某事,“请”后动词表示我的行为。左传隐公元年:“臣事之。”在上古汉语里,第二种情况比较常见。左传宣公二年:“会先。”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以战喻。(风寡人于国也。即请允许我以打仗为比喻,如逃跑以五十步笑百步怎样?)”引申为请求给予,后面跟着的是名词。左传隐公元年:“为之制。”(“制”又名虎牢,地名也)论语雍也:“冉之为其母粟。”(为其母安置请给予粮食)。
6.【召】
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於东门之外。”引申为招致,导致。荀子劝学篇:“故言有祸也,行有招辱也。”
[辨]召,招。用口叫人来为“召”,用手叫人来为“招”。荀子劝学篇:“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报】
(一)断狱,判决罪人。韩非子五蠹:“而罪之。”汉书张汤传:“传爰书讯鞠论。”
(二)受了别人的东西以后,还送给他东西以为回答。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之以琼琚。”引申为回答别人的恩惠或仇恨,即报恩或报仇。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又引申为天对人的善恶的报复。荀子宥坐:“为善者天之以福,为不善者天之以祸。”
(三)奉命办事完毕,回来报告。战国策齐策:“庙成,还孟尝君曰。”
(四)给回信,答复。司马迁报任安书:“阙然久不,幸勿为过。”
8.【告】
(一)告诉。左传隐公元年:“且之悔。”特指以大事报告祖宗或上帝,如“庙”,“天”。
(二)规劝。旧读入声,读如梏gù。此义一般只用于“忠告”。论语颜渊:“忠而善道之。”
[辩](1)报,告。“报”一般用于复命,“告”字用于告诉,所以它们差别颇大。(2)告,语。在“告诉”的意义上,“告”与“语”是同义词。但对上就只能用“告”,不能用“语”。(3)告,诰。“告”与“诰”同音同义,后来分化了,告上为“告”,告下为“诰”。
9.【谏】
封建时代用言语纠正君父或尊长的过失叫做谏。左传宣公十年:“宣子骤。”论语里仁:“事父母幾。”(幾,不显露,暗地里。)
10.【讨】
(一)声讨。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贼。”
(二)研究。这种意义只用于“讨论”里。(讨,研究;论,评论。)论语宪问:“世叔论之。”
11.【反】
(一)翻转,颠倒。诗经周南关睢:“辗转侧。”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犹)手也。”引申为相反,对立。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是。” 又为反而,反倒。诗经邶风谷风:“以我为人雠。”(雠,即仇”。
(二)回来。左传宣公二年:“不讨贼。”孟子梁惠王下:“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引申退还,归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受餐璧。”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其旄倪。”(旄,同耄,老人。倪,小孩。)又为反省。孟子公孙丑上:“自而不缩。”(意是反省自己不畏缩)。
12.【复】
(一)动词。回来,回去。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又宣公二年:“宣子未出山而。”注意:“复”是“往”的反面,所以说“往”。“复”又与“反”是同义词(都是“回来”),所以说“反”。“复”与“来”意义出相近,所以又说“来复”。引申为回复,报复。孟子滕文公下:“为匹匹妇仇也。”又为还原。伪古文尚书咸有一德:“伊尹既政厥辟。”(辟,君。厥辟,他的君。指太甲。)后代有“辟”,“位”。
副词。再,又。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假道於虞以伐虢。”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驰,斩汉一都尉。”又淮阴侯列传:“水上军开入之,疾战。”注意:在这种意义上,古代说“复”,不说“再”。
[辨]反,复。在“回来”这个意义上,这两个字是同义词,没有什么差别。但“反”用得更广泛些。
13.【舍】
(一)宾馆,招待所。莊子说剑:“夫子休就。”(请您休息,住在宾馆里。)引申为房舍。
(二)住一夜。特指行军或狩猎的临时住宿。左传壮公三年:“师行一宿为。”又宣公二年:“宣子四於首山,于翳桑。”
(三)放弃,不要,不取。左传隐公元年:“食肉。”又宣公二年:“食之,其半。” 又僖公三十年:“若郑以为东道主。”引申为释放。孟子梁惠王上:“之,吾不忍其觳觫。”又万章上:“始之,圉圉焉。”
14.【次】
(一)依顺序排列。左传成公三年:“及於事。”注意:上古“次”字不用作量词。
(二)临时驻扎。左传僖公四年:“师进,於陉。”又:“师退,于召陵。”
15.【如】
(一)往。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齐,惠公秦。”又齐公四年:“楚子使屈完师。”
(二)像。史记项羽本纪:“猛虎,很羊。”“不如”二字连用,表示比不上。左传僖公三十年:“臣子壮也,犹不人。”
(三)形容词词尾。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也(很严肃的样子。又释为整整齐齐),夭夭也(很舒服的样子)。”
(四)如果。论语先进:“军或知尔,则何以哉?”
16.【驰】
使劲赶马。特指驱马进击。左传莊公十年:“公将之。”又成公二年:“不介马而之。”引申为快跑。杜甫赠别郑字炼:“戎马交际,柴门老病身。”注意:在上古汉语里,“驰”是人的行为;到了后代,“驰”是动作。
[辨]驰,驱。驱是赶马,战国策齐策:“长驱到齐。”段玉裁说:“驰亦驱也。较大而疾耳。”驰驱连文发展为双音词,诗经大雅板:“无敢驰驱,”意思是放纵。又叫驱驰,诸葛亮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比喻为人奔走效力。
17.【骤】
(一)马跑。诗经小雅四牡:“载骎骎”(骎骎qīnqīn,马快跑的样子。)引申为快速。老子:“雨不终日。”
(二)屡次。左传宣公二年:“宣子谏。”
18.【侵】
进攻。特指没有钟鼓的进攻。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蔡。”引申为冒犯。国语楚语:“无相渎。”又为侵夺,欺凌。孟子梁惠王下:“狄人之。”史记游侠列传序:“豪暴凌孤弱。”
19.【袭】
(一)乘人不备而进攻。左传隐公元年:“缮甲兵,具卒乘,将郑。”又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远。”
(二)重叠。楚辞怀沙:“重仁义兮。”引申为继承。爵位由子孙世代相承叫做“世袭”。
(三)量词。衣一套叫一袭。汉书昭帝纪:“赐衣被一。”
[辨]侵,袭,伐。左传莊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录者注:轻曰袭,轻行,偷袭。)“伐”是正式的战争,所以有钟鼓,而且进攻的国家总要找一些“声讨”的理由,如“包茅不入”、“无礼”、“贰於楚”等(参看六单元“伐”字条)“侵”就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不宣而战”。“侵”与“伐”是不同的,所以左传僖公四年说:“侵蔡,遂伐楚。”“袭”比“侵”更富於神秘性质,只是偷偷地进攻,所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说:“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0.【奔】(犇bēn“奔”的异体字)
跑。莊子田子方:“夫子逸绝尘。”论语雍也:“而殿。”(殿,在后。)又特指。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出共。”又僖公三十三年:“杞子齐,逢孙杨孙宋。”又莊公年:“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又特指男女相悦,不依旧礼教的规定而自相结合。诗经王风大车:“岂不尔思,畏子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相如。”
21.【亡】
(一)逃跑。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也。”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也。”特指出奔,逃到外国去。左传宣公二年:“不越竟。”引申为失掉(让它跑掉)。战国策楚策:“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二)死。跟存相对。论语雍也:“之!命矣夫!”引申为灭亡。左传僖公三十年:“围郑,郑既知矣。”
(三)同“无”。论语雍也:“今也则。”(论语6、3)
22.【逐】
追赶。左传莊公:“遂齐师。”又成公二年:“齐败续,之。”引申为驱逐,放逐(从朝庭里赶出去)。楚辞哀郢:“信非吾罪而弃兮。”
[辨]追,逐。二字一般用起来没有分别试比较左传恒公六年:“请追齐师”。与莊公十年:“遂逐齐师”。但是,“放逐”的意义不能说成“追”。而“挽回”的意义又只能说成“追”(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能说成“逐”。(18、5)。
23.【及】
(一)追赶上。左传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车而。”引申为达到。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又成公二年:“将华泉。”引申为到那个时候。左传成公二年:“病未死。”为趁这个时候。战国策赵策:“愿未填沟壑而託之。”又引申为品行赶得上。论语公冶长:“非尔所也。”又引申为涉及,发生关系。论语卫灵公:“言不义。”
(二)与。用为连词。左传隐公元年:“生莊公共叔段。”又为介词。左传僖公四年:“屈完诸侯盟。”
24.【执】
拿着。左传成公二年:“韩厥系马前。”引申为捉拿,拘捕。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虞公。”[执事]服务的人。这是对人的尊称。表面上指他左右服务的人,实际上指他自己。左传僖公三十年:“敢以烦事。”又成公三年:“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
25.【免】
(一)脱身,使脱身。礼记曲礼:“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其君。”引申为释放。左传成公二年:“乃之。”又为脱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胄入狄师。”(脱下头盔入狄师,不惧怕死。)又特指免於灾祸。左传文公十五年:“齐侯其不乎?”又襄公二十三年:“子必不。”又特指免於罪过。左传宣公二年:“惜也越竟乃。”
(二)罢免(较后起的意义)。汉书文帝纪:“遂丞相勃,遣就国。”
26.【享】
把食物献给鬼神。周易随卦:“王用于西山。”尚书盘庚:“兹予大于先王。左传僖公五年:“吾祀丰絜,神必据我。”引申为鬼神享受祭品。孝经:“祭则鬼之。”再引申为人享受福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而其生乐。”
27.【薦】(荐)
(一) 兽所吃的草。莊子齐物论:“麋鹿食。”
(二) 席。楚辞九叹逢粉:“薜荔饰而陆离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三) 向鬼神进献物品,特指无牺牲的祭祀。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苹繁温”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筐笤锜斧之器,潢汗行潦之水,可於鬼神。”
{辨},薦,祭。二字在祭的意义上为同义词。细分则无牲而祭曰荐,薦而加牲曰祭。后世不再区别。
28.【图】
(一)考虑,反复考虑。左传僖公三十年:“阙秦以利晋,唯君之。”双成公三年:“二国其社稷。”“不图”,想不到。论语述而:“不为乐之至於斯也。”(7)14。引申为设法对付。左传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难也。”汉书高帝纪:“羽可。”(羽,项羽。)
(二)图画。论语子罕:“风鸟不至,河不出。”(这里的“图”指的是八卦图。传说伏羲氏据以画成八卦图。引申为地图,图表。)按:“图书”原是两个词,图是地图,史记刺客列传:“图穷而匕首见”;书是户口册及其他书籍。
29.【虞】
(一)意料。左传僖公四年:“不君涉吾之地也。”“不虞”又指意料不到的事。诗经大雅抑:“用戒不。”(戒,警戒,戒备。)
(二)欺骗。左传宣公十五年:“尔无我诈,我无尔。”
30.【克】
(一)战胜,攻破。左传隐公元年:“郑伯段于鄢。”又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引申为克服。论语颜渊:“己复礼为仁。”(依朱熹说:克,胜;己,身之私欲。克己,等於说克服自己的私欲。)
(二)能。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有终。”(靡,没有。此句意思:不是没有良好的初心,但很少有良好的结局。)
31. 【堪】
经得起。左传隐公元年:“君将不。”又:“国不贰。”论语雍也:“人不其忧。”引申为可(后起义)。杜甫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阔,真讬死生。”又解闷诗:“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传。”注意:上古汉语的“堪”字是一般动词,常带宾语,后代用作助动词,放在动词的前面。
32. 【有】
(一)有。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母。”特指领有,占有。孟子公孙丑上:“武丁朝诸侯,天下。” 又特指具有某种美德。左传襄公三年:“诗云:‘惟其之,是以似之。’祁奚焉。”(祁奚有此美德。)
(二)同“又”。这种意义又用于数法。“有”字放在整数和零数的中间。论语为政:“吾十五而志於学。”孟子万章上:“舜相尧二十八载。”又尽心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馀岁。”甚至可以用两个“有”字。尚书尧典:“期三百六旬六日。”(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日。)这是上古称数法的特点。
(三)名词词头。尚书皋陶谟:“何迁乎苗。”又:“亮采邦。”又用於有些形容词前。诗经邶风击鼓:“不我以归,忧心忡。”
33. 【无】
(一)没有。左传成公三年:“怨德,不知所报。”[无乃]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等于说“只怕”,“恐怕”。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劳力竭,远主备之,乃不可乎?”
(二)同“毋”。副词,表示禁止。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使滋蔓。”(不如早为之所:不如早点安排他个地方。)
34. 【昭】
(一)明亮。诗经大雅抑:“昊天孔。”(昊天,上天;孔,甚。)又动词。显示,使彰明。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其俭也。”
(二)宗庙的次序,始祖庙居中,左为昭,右为穆。天子七庙,始祖庙在外,有三昭三穆。诸侯五庙,有二昭二穆。大夫三庙,一昭一穆。父为昭,则子这穆;父为穆,则子为昭。左传僖公五年:“大伯、虞仲,大王之也。”(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儿子,所以说“大王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