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编,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转眼间,距离
考研越来越近了,部分同学开始出现了焦虑,每天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于是晚上下了晚自习后,回到宿舍又是冲
咖啡,又是喝浓茶,或者喝红牛,不夜夜苦战到凌晨1至2点决不罢休!
熬啊熬,等战到窗外繁天满星时,等战到舍友鼾声如雷时,等战到自己不经意间打了好几个盹时,这时候揉揉充满血丝的双眼,带着一份收获感上床进入梦乡......这样的情景,真的是似曾相识啊!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比如人民日报就有这样的报道:这种例子,每年都有,尤其以考研压力巨大的山东、河南的学生居多.....
那么,在目前这个阶段,晚上还要熬夜吗?还要继续过这种挑灯夜战的学习生活吗?还要继续每天头悬梁、锥刺股式的去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吗?小编从时间角度和身体角度上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从时间角度上来讲
我一直认为,这世上唯有一件事是上帝比较公平的,这就是每个人每一天的时间总量是一样的。
而对于学习这件事,每个学生(包括我自己),要尽一切可能,抓住白天可利用的学习时间,要想着去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纯粹的熬夜延长时间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白天学习时,每隔一个小时打开手机,回复一下别人发来的消息,刷一刷朋友圈,看到别人发来有好货,于是打开
淘宝逛一圈,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20多分钟,然后放下手机,这时再来看题,额,不知所云,好难啊,哎,算了,还是休息15分钟再做吧,于是拿书本做枕头,开始了小睡。就这样白天重复了几次后,当晚上下完晚自习后,这位学生发现自己白天什么也没学到,于是冲泡了一杯咖啡,点起了书桌前的台灯,开始重新做白天的习题......
就这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累觉依旧爱。
上面这位学生的做法,似曾相识吗?你觉得可取吗?
为什么会出现刷完手机后,再次看题时会出现困倦呢?玩手机的初衷不是为了缓解压力吗?
这是因为在刷微博、朋友圈和新闻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不断受到新异刺激,一次次获得满足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行为成瘾。当我们离开手机,同样会引起戒断反应的作用。
所以,我们习惯了什么呢?
买大量的书,却一本都不去读;刷大量的信息,却完全不去思考;我们越来越读不进深度内容,看不下去长文章。原因就在于,大脑已经习惯了高频、强烈的刺激,期望水平被我们人为地调得太高。我们再也坐不住了。
因此,刷手机减压,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从时间上来算,假如你晚上11点睡觉,早上6点起,这和晚上1点睡,早上8点起的总时间长度是一样的啊!那这个熬夜又有何意义呢?还不如早点上床睡觉呢!
另一方面,本身考研的考试时间就是在白天,不管你夜晚做真题是刷到130还是140,这都不顶用,除非你白天按照考场时间能刷到这个层次,那才叫牛!
因此,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安排好白天的复习规划,把理工类的科目尽量放在白天解决,早上和晚上用来背诵政治和
英语作文,做到每天的任务都按时完成就OK!
2 从身体角度来讲
近期小编被一件熬夜导致脑溢血的事情震惊了,事情是这样的:
嗯,熬夜的伤害其实长期潜伏在你的身体里,你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这句话听起来真是可怕啊。
除了上面这件熬夜的危害,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除了上面这种很吓人的事件,熬夜显而易见的坏处就是自身的抵抗力变差,尤其是在秋冬这样一个寒流侵袭的季节,如果因为熬夜多了而导致感冒流感,连着打针吃药3天,况且生病期间昏昏沉沉的学习效率又不高,身心同时受累。
如果是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的按正常作息来,虽然每天看着总体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每天都有积累,每天都在解决问题,复利效应大。
这样对比下来,熬夜又是否值得?
综合上面两个原因,小编认为,临近考试前1个月,建议大家以身体为主,回归正常的学习作息生活,多想想提高效率,而不要一昧的熬夜,多想想考试必考的知识点会了没,而不要一昧的陷入题海战术!
同时,冬季衣服穿好,一定要确保自己考试那几天不要生病(考试前不要做一些剧烈运动、竞技运动,万一伤到自己的身体耽误了考研可就麻烦了)!
毕竟,身体是的本钱,身体是1,其他的才是0,如果没有这个1,要再多的0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