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成为一位书法家这个问题,从我开始学书写字到现在,可以说一直萦绕于心。这个命题的反命题就是:为什么学习练习书法的人很多,而成为书法家的人很少?多年来,我一直对这个问题搞不明白,通过对孙过庭《书谱》的解读,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学习书法艺术达到成功之目的,成为一位书法家必须同时具备三大基本要件:
第一,正确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作指导。
第二,科学的学习练习方法作保障。
第三,具有刻苦的学习投入精神。
孙过庭在《书谱》后记中云:“自汉、魏已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这是孙过庭对“自汉、魏已来”的书法理论所作的一个回顾性总结,将这个总结加以整理就是:
第一,理论书法艺术的人很多,留下来的书法评论品评文章也很多。“论书者多矣”。
第二,书论的内容很乱,质量很差。“妍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或苟兴新说”。
第三,对学书人有用的东西太少,对学书人无用以至干扰误导的东西太多太滥。“繁者弥繁,阙者仍阙”。
我们说,要想学成书法成为一位书法家,必须同时具备学习书法艺术的三大基本要件,而绝大多数的学书人,有的只是学书三大基本要件中的一个要件,“刻苦的学习投入精神”,缺少的是“正确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学习练习方法”两个基本要件。以往的书法理论恰巧相反,对学书人已经具备了的“刻苦的学习投入精神”这一学书要件大讲特讲,而对“正确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学习练习方法”这两个基本学书要件则不说或少说。我们说,“缺”与“繁”还仅仅只是问题的一面,更糟的是“诡词异说”者的胡说乱说,即错误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和不公正的书法艺术评论对学书人的干扰与误导,这就是为什么学习书法的人很多,而学成书法成为一位书法家的人很少的原因。这也就是孙过庭在其《书谱·书牒论》一篇中所说的:“至于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
孙过庭的《书谱》与以往的书法理论论著最大的不同就是:
第一,注重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第二,注重科学的学书方法。孙过庭的《书谱》对学书人已经具备了的学书要件不说或少说,而对学书人缺少的学书要件则大讲特讲。《书谱》撰写总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就是“除繁去滥,睹迹明心”。
我们尊重历代的书法名家大家,每每提及他们的时候,我们不是称“圣”就是呼“杰”。我们更重视书法先哲们的书法艺术理论,每每说到中国书法艺术理论的时候,我们总喜欢自豪地说,我们有一座丰富的书法艺术理论“宝库”。但事实上却不是那么一回事,许多“圣”“杰”对学书人有着诸多的误导。
以往书法艺术理论中除了诸如如何刻苦、如何用功学习练习,此类的所谓书法理论太繁太滥外,还在于书论者的指导思想大都没有摆脱玄学与神学的束缚,他们喜欢用玄学与神学解读书法艺术,只注意书法艺术的表象,而不注重书法艺术的实质,其书论充满了虚假和虚无。那些文章不仅仅是读者读不懂,作者自己也读不懂。学书人不读这些书论文章还罢了,凭着自己的认识能力,对书法艺术中的一些问题还能清楚一些,当读了这些书论文章以后,反倒更加糊涂。
《书谱》是我国书法史上难得而少有的一部书法艺术理论巨著,对于《书谱》的解读,千百年来偏读、错解者多,全读、正解者少。罕议、妄评者多,公议、确评者少。尽管历代评书者对其并不甚解,甚或发出了种种非难和批评,但这些均未能影响《书谱》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传播,也没有因此而影响学书人对它的珍重。一些批评者一边批着,一边用着。一些学书人虽不甚懂,但也开卷有益。
我们在肯定《书谱》的同时不得不指出,孙过庭作为一位伟大的书法理论家,他站在了书法艺术历史发展的前沿,论述了一系列科学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和学书方法,但受其时代及文体的限制,《书谱》作为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却有还不够具体,不够细致,不具有说理的充分性和说理的透彻性的缺憾。
中国书法的现实是,学书人需要正确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作指导,即“睹迹明心”,而大量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糟粕和不公正的书法艺术评论,即“诡词异说”又误导着学书人。怎么办?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这一责任和义务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书法理论工作者的肩上了,这就是《品评》的撰写工作。
在撰写《品评》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准确解读,尤为注重了《书谱》中各类书法艺术名词及其概念定义的解释说明,这就大大地方便了学书人对《书谱》的学习理解,并通过品评能够使他们“睹迹明心”,从而用正确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指导自己的
书法学习练习实践,掌握科学、实用、高效的学书方法,使自己同时具备学习书法艺术的三大基本要件,早日成一位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