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家都正在热读一类文章,我看到了在瑜伽课上给出太多解剖学指导的倾向。正如预期的那样,这类从其他老师那里得到了很多热情,他们热情地评论说,详细的解剖学教学对于避免受伤是必要的,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姿势等。
就个人而言,我会稍微区别对待问题。我相信在
瑜伽课程中往往没有足够的人问“为什么”,“为什么” 正在被 “如何” 做所代替和黯然失色。这种方法的结果是许多学生已经记住了每个身体部位应该在每一个体式(包括拇指指向的位置)中的位置,但很少理解为什么我们首先要做这个体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以牺牲功能为代价对体式形式着迷。
按照我的经验,我们首先要了解体式的意图,然后根据该指南将学生转变为体式的形式。无论我们在瑜伽中做什么,我们都需要这样做,否则为什么要费心呢?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描述一个体式时,我们总是首先确定脊柱的位置,因为脊柱的位置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体式意图完成的直接线索。
我感觉瑜伽老师仍然存在一些混淆,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分类。例如,我经常听到的一点是,没有纯粹的侧弯; 它总是有一个旋转元素。好的,当然,但我们在这里忽略了这一点。这种类型的分类对于理解个体姿势的功能很重要,而不是脊柱位置本身的纯角度。Utthita Trikonasana被归类为侧弯,因为它与所有其他侧弯具有相同的意图(用于拉伸和加强躯干的侧向结构,通过锻炼肋间肌和扩张胸腔来促进更深的呼吸,等等)。它有一点脊柱旋转吗?当然; 然而,当我们练习体式时,我们专注于侧向弯曲并尽量减少旋转以保护下背部和骶骨。Janu Sirsasana具有侧向弯曲的元素,但它主要是向前弯曲; Adho Mukha Svanasana有向前弯曲的元素,但它主要是轴向伸展姿势; 等等。知道体式属于那一分类的位置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