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博士研究生报考之前,很多学生都想听听大家的建议,要不要报考博士研究生。然而很多研究生导师建议学生不要考博,那又是什么理由呢?
网友一:
首先,专业属性,一些专业考博确实是没有必要了。不知道题主所学的是什么专业,因为一些工科类专业,其实
考研都不是优选,更不说考博了,因为其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更应该去工作,考博读博学习的更多的是理论知识,所以导师建议不要读博,这或许也是一方面。
其次,导师清楚考博的难度,更深知博士毕业的难度。题主要清楚的是,考博不管是
英语还是专业课,其实其要求已经达到了,同时博士生导师的名额也是非常有限。再加上一般来说高校博士生毕业需要的发表三篇SCI,其难度更是难上加难。
网友二:
在我想来,研究生导师如果建议学生不要考博,是因为读博士并非适合所有硕士生,这里面有不少是历史经验,也有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让硕士生导师对此态度比过往更为谨慎。我想硕士生导师们之所以出言谨慎,至少有以下考虑:
一是考博一般是真做学问,从高校教学这头来说,而现在到底是让研究生是做学问为主还是退化为强化本科基础知识 了解新的知识和市场变化呢?后者的趋势在加强,就许多文科专业而言,这是一种普遍的状况,而是否以研究为主结果是很不一样的。
二是研究生这边的读研动机,虽然过往以学术型硕士为主,近几年
专业硕士才开始普及,但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硕士,许多人由于
就业压力和个人想法,以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学术的兴趣不大,这样的学术型硕士生其实就是冲着文凭而来的。
网友三:
我作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对以上都有切身感受,也听说了不少他人的案例。比如说,我会劝说有一定研究潜质、但本科不是211或985高校的硕士生在国内考博,因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明里暗里有此对本科学校的要求。所以我会说,真要读博士就出国去,回来以后不会受歧视。
还有一点,对于文科来说,女生多是一个特点。如果个人是学霸型的,学术之路可能比较轻松,如果在加上情商又比较高,个人婚恋就比较好办。问题是现在不好办的越来越多。所以导师们的顾虑实在不少,但愿今后不会更多。
网友四:
读博期间是需要扎实做科研进行理论创新的或者是应用创新的。按照现在的*低要求,文科类博士毕业资格是至少2篇CSSCI,理工科大致类似。这都需要博士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如果一个学生缺乏这些能力,不要读博。否则,毕业都是一件难事。
读博需要坚强意志力和忍受寂寞,能够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一定能力,但是坐不住,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那么他就不适合读博。否则,要么完成不了博士期间的任务,要么做出的学问半吊子水平。读博的人一定要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能够坐的住冷板凳的人,是有学术信仰与情怀的人。如果你的目标是赚大钱发大财,读博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网友五:
1 读博确实需要天分,系统性,条理性是成功的关键。对于那种苦行僧,没头脑,四处碰壁的学生,我也不会推荐他们读博的,不光是苦的问题,我真的怕他们坚持不下来。但如果他们真的成功迈出一步,那一定是质的飞跃。
2 实干家不要读博。 读博不光要潜下心来干,还需要笔头子来写文章,这对你今后的学术生涯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不能踏实的坐下来写点文章,那我强烈不建议学生去自虐。因为文章会跟随你下半辈子,无爱莫入。
网友六:
因为读博和读硕士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一句话: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专硕和学硕都能是毕业的,而且几乎都是能按时毕业的。写写论文,做做实验,时间一到,开开心心的毕业。可是,读博呢?没有具有影响力的文章,没有特别系统的论文,延期简直太正常了。而且,面对导师的催促,年纪的增大,那份焦虑是很大的。不少的博士会得抑郁症的。
而自己的导师,作为过来人。是很能观察出自己学生的状态。有时候他们会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是不是适合读博。而且,说实话,博士也都是给导师做项目,在读博期间,能为导师创造出价值。而导师在这个时候还能劝你别读博,足以说明,你是真不适合。博士,毕业待遇好是实话。但是,自己适合不适合,却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