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有点像人生经历的第二次高考,能否改变命运?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时代在变化,“考研”是在挑战自我,还是回避生活,只有你自己最明白,大学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也是大学毕业的一种归属。考研,是大学校园出现的高频词,对于校园里的很多同学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奋斗目标,也是一种上进的表现。
现在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为学术型硕士和
专业硕士。一般来说,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力图让研究生通过三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而专业型硕士,主要包括
工商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金融硕士、
公共管理硕士等,一般是招收大学毕业工作几年的职场人士再回到校园学习,促使学习者拓展知识、构建人脉、开阔视野和提升能力,以便提升学习者的职场竞争力。以前本科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专业型硕士,现在也可以参加大多数专业硕士的入学考试。
老徐先后指导过20名学术型研究生、22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且我接触的考研学生数不胜数,通过各种交流,也知晓了无数学子的考研动机。绝大多数同学考研的目的,是希望未来找一个理想的工作,读研是为自己在未来的职场竞争增加筹码,只有少数人真正喜欢做学问,所以很少有考生打算未来以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真正的职业。当然,因为我所在的高校在国内并不是一流高校,一些985高校的研究生喜欢科研的比例应该要高些。
大学设定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生攻读研究生的目标有些错位,也就是说,本来读研是为了未来的研究打基础,但多数同学读研是为找到更好的工作。相对来说,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把做学术研究作为自己未来职业定位的比例高得多。
对于希望通过读研而提升职场入职的筹码,老徐认为考研的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记得有一位知名学者、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斯宾塞(Spence)教授曾经发表过的一篇论文《劳动力市场的信号传递》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雇主在雇佣员工时,甄别优质劳动者的成本很高,那么教育水平成为传递雇员能力的信号。一般都认为,虽然雇员的能力与其学习的知识可能无关,但是只有高能力的人才能获得较高的文凭,因而文凭就成为标识劳动者能力的信号。雇主认为那些不接受较高教育的人可能是低能力的,因而只愿意支付较低工资,而愿意对那些拥有较高文凭的人支付较高工资。
在这里,教育水平(体现为文凭)传递了能力的信号,将不同的劳动者区分开。老徐认为,通常,文凭和能力之间一定存在某种相关性,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看重文凭的原因。虽然说,考研、获取文凭,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传递出你是一名优质劳动者的信号,但问题是,同学们读研之后,真的就能成为一名优质人才吗?
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非常重视教育,中国的家庭,为了孩子读书,愿意付出更多。中国有两句老话,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话不管对错,但至少说明中国人对“读书”是情有独钟的。
现在读书,包括考研读研,可能有更多的功利色彩。当然,人有功利心也不是坏事,人也需要讲求一个自我奋斗。我看我周边或者我知晓的人,他们曾经通过考研考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老徐一位要好的大学同学,大学毕业之后到了中原地区一高校任教,教高等数学课,也是在90年代初考取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之后,从事投资工作,事业发展很不错。我还有一位大学同学,硕士毕业留校后,一直觉得怀才不遇,力图有新的发展机会,后来到香港大学攻读博士,之后顺利到英国,目前在约克大学担任首席教授。
我讲的这些例子,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点,就是如果没有“考研”或“读博”,他们的人生,多半都在原有的生活轨迹上。“考研”是他们改变命运的一种不失为稳妥的选择。
不可否认的是,我举的这些例子,他们自身都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也身处过去那个相对封闭的时代。现在,时代变了,环境也变了,现在的学子要复制以前通过“考研”实现“鲤鱼跳龙门”的辉煌,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学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现在高校经过大规模扩招之后,研究生数量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希望仅通过读研究生来提升个人的竞争优势,可能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和比较靠谱的选择。
当然,要改变命运,不是说不要考研,而是绝对不能把读研作为改变命运的唯一筹码,“考研”可能只是你某种人生道路设计的一个环节而已。而且,现在考研的综合成本比过去高多了,若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运,得更加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