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今
书法乱象,何为书法乱象?也就是我们时常说的“江湖书法”、“江湖派”。当然,是被正统书法所唾弃的。
什么是“江湖书法”
读者想必要问,书法为何和“江湖”扯上了关系?可别以为是褒义的。从抽象的角度来理解,江湖就是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多半指民间、退隐。江湖逐渐演变成较为负面或特定的用语,概括地说,以暴力冲突为常态的“森林法则”最为贴近。武侠小说所描述的刀光剑影的生活并非一种正常秩序。身在江湖,意味着远离了过去,但又走不到未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种活法。
“江湖书法”并非一个严密的概念,更不是一种正宗书法“流派”,只是一个模糊的统称。所呈现出的要素有:以大小官员的“新老干部体”和明星的“大侠游龙体”为主,混合一些打着“现代派”、“国际派”旗号的非书非画文字游戏,再结合民间杂耍,通常以巨大的毛笔和尺寸,惊人的宣纸为道具,书写特点有大、黑、油、摔、粗、绕、翻、抖等。虽然统称为“江湖书法”,但各有各的江湖,却共同具备一套行之有效,人人心知肚明却又无法公开宣示的“潜规则”。
“江湖书法”的出现说明书法偏离了高雅和专业的轨道。艺术水平低,未必就是江湖,很可能是刚刚起步,艺术水平低俗,才是“江湖”。书法对于古人,只有高与下的问题,对于今人,出现了是不是书法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底线”。“江湖书法”在底线之外,本身和书法毫无关系。目标不是书法,出于
表演和利益的需要。 “江湖书法”与江湖近,与书法远。
01、民俗的泛化
人的内心深处具有信仰与敬畏的神性愿望。神性中不可避地包含神秘主义。古代道士擅长“鬼符箓”,将文字处理成具有法力的样式。民间的道教仪式中,“扶乩”浓缩了书写所有的神秘意义、道德因素乃至社会作用。在人的身体上直接书写文字,有时是医治疑难病症的仪式之一。商业社会的解构作用,使得神性变成了神秘性。利用书法所固有的神性,营造“神秘主义”,逐渐演变成一种扛着书法名义的“社会巫术”,为“江湖书法”的流行做了铺垫。
02、世俗的名利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整个社会从政治环境迅速过渡到市场经济序列。热点就是财富。一切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江湖人士可以炒作成明星,一旦得逞,就能赚钱,所以很多人先变成江湖,再由江湖想变成明星。成为“明星”,自然有商业价值,商业社会中由此滋生出各类怪胎。
03、恶俗的伎俩
“江湖书法”多以无赖的手段取胜,披上民间卖艺杂耍的外衣,上演多管毛笔齐下,摆出各种奇特的姿势,铺开巨大的宣纸写,写几千米甚至上万米的长卷,申报吉尼斯纪录,显示非常人所能为,因而被视为“巨人”或“超人”。面对一知半解的大众,在个人自身各方面条件并不突出的情况下,出位和另类几乎是不二选择。有时在书法圈内实施,感觉地盘太小,必须深入到社会热点新闻现场,书法家无疑又是一顶极其华丽的帽子。
04、书法正道难进,缺乏标准
专业化的社会,书法变成三百六十行之一,社会大众出现对书法理解的隔膜,不懂书法而附庸风雅,热爱书法却认识不到位,甚至一窍不通,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途径。身处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有一种追求肤浅和庸俗的需要,以调剂世俗生活本来就紧张的状态。世人不再拒绝浑水式的大众快感,而是积极地去追求。于是,那些时尚的、消费性的、松弛神经的娱乐就成了主要的艺术消费品。评判的标准已不是公认,而是自我认定,想怎样就怎样,就要和别人不一样。
05、庸俗的看客,审美缺失
面对种种现象,旁观者的态度非常关键。对与“江湖书法”有关的现象或人物,不做分析和反思,趋之若鹜,大加膜拜,甚至被捧为书法大师,追求轰动的“新闻效应”。一些社会媒体却奉若神明,炒作起来乐此不疲,加封出各类“王”。凭借媒体的传播与放大,以为找到一条简便的成名捷径,各种下三滥的手段无所不用,致使鱼目混珠、泥沙俱下。
说穿了,“江湖书法”只是一种毫无门道的乱象。境由心生,见证了书家个人的内心境界。很显然,书法与人一样,都有两面性。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伟大和卑鄙、高雅和低俗常常集于一身。“江湖书法”是书法的另一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无任何实质关联。身处一个“上无君子、下无底线”的时代,整个社会俯向低俗,文化敬畏丧失,内心极度膨胀,追腥逐臭,人性中最丑陋的部分被释放出来,所谓“心魔”,致使本性迷失、忘乎所以。我们继续看看社会上广泛流行恶俗书法乱象:有鉴于此,必须重归传统,坚持文化信仰,“江湖书法”自然遁于无形。抵制江湖书法,还书法以浑然正气,需你我共同努力。
8句话说尽当今书法界乱象
01、满纸唐诗宋词,自己却没有文化
文化是书法的根,很多人今天来个“厚德载物”,明天来个“宁静致远”,后天又来个“真水无香”。书法遒劲刚健,但是这些人知道这些词的出处吗?
02、遍地都是“书法家”,却找不到自己的家
“书法家”这三个字,不仅代表了会写毛笔字,真正的称之为家的书法大师,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有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境界。而不是整天嚷嚷我是学王羲之、赵孟頫的,什么玩意儿呀!
03、满街都是书协会员,却少有好作品
中国现在有数万计的书协会员,看看他们的简历。穷的只能用作品集充数。你说你对书法有多么高深的领悟,为啥不著书立说流芳百世呢?很多书法家,让他们写字,那是挽襟提笔,跃跃欲试,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但问问他们,写过什么正儿八经的理论文章,谁敢站出来?有的写了不少,却都是七拼八凑,可能连自己都看不懂、不相信。
04、到处都是书法大师,却撑不起一个家
会写几个毛笔字,今儿找各大媒体做宣传,明儿东拼西凑出本书,还非把一些书法名人拉上。事先也不跟人家商量商量?喜欢书法无可厚非,但必须理智,自己掂量掂量自己有几下子三脚猫功夫。老百姓都是***?您的钱都让那些黑心出版社赚了,您还惦记着明年带您出国的展览?这些钱省下来,给家里老婆孩子、父母置办点东西,自己多买点文房用品下下功夫临临帖多好,您非要“扶贫”,你说谁有啥办法?瞎子都能气冒眼珠子。
05、天天都是创作出新,可就是不临帖
每天绞尽脑汁创作、出新。美其名曰:符合新时代的书法。创新是在嚼透旧的以后才能谈的事儿,传统都不会,创***啥新哪!走还没学怎么地道呢,就要玩马拉松了;头朝上没整明白呢,就开始弄倒栽葱了。您多久没临帖了?不瞎叫唤行吗?总是天天嚷嚷:我的字你们根本不懂,咋都这么没眼光呢?我这书法是创新,只有几百年后才会有人理解。我......呸......!快滚一边儿咪一会儿吧!恐怕您的字比垃圾桶里的垃圾烂的都早。还是少叫唤多临临帖吧。
06、人人都是书法家,书法学者却一个不见
书法写得不错的在民间确实不少,可在当今各级书协里真正写的好的却一个看不见。心态不对,整天忙着和一些书法大佬拉关系入展,入展了、获奖了就开始四处奔走,到处留字。真正留给自己研习书法的时间根本没有。这种状态如果真出了大师才真正奇怪呢!
07、满纸的《心经》,却少了心性
书法家往往对《心经》都情有独钟:“一看落款:沐手抄经... 佛在心里,不在手上。”佛是心性,不是手上的细菌。看这样,就差做个桑拿、来个马杀鸡了。
08、字字都是“真情流露”,却没有灵魂
书法之所以“神”,是因为她是艺术家性情表达的载体。但现在却有很多人为了迎合市场、迎合某个群体,整天写的东西甚至连自己都感觉恶心,但却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各位说,是不是瞎子得眼病——没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