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_xian
返回返回 教育头条

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详解

学习经验 BIM

2023年05月17日 17:43:45
随着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面对建筑业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技术人员缺乏、信息传递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搭配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对有效解决问题十分有利。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一起来看看吧!
(1)实现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BIM技术可逐步实现设计信息的深入开发与共享,从设计人员角度而言,可将设计方案逐渐传输到项目的云端服务器,整合云端中对应尺寸及样式等的信息,继而合理创建装配式建筑诸类预制构件的族库。随着云端服务器中“族”的日渐积累与丰富,设计人员可优化对比同类型的族库,逐渐形成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化施工构件的标准形状与模数尺寸,创建装配式建筑通用设计规划与设计标准,将各类标准化族库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设计人员还可以逐渐丰富与积累装配式建筑设计户型,这对于丰富装配式户型规格非常有利,并且有助于充分满足居住人员十分多元化的居住需求。
(2)合理调整项目施工进度与计划。客观对比设计和实际施工进度状况,实现项目具体操作和作业的优化。例如BIM技术可真实模仿施工现场的各种环境,并且科学合理地规划有关起重机的具体方位和方法,这对于保证工人出场精准度非常有益,甚至可能对施工中装置精准度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
(3)协同作业及问题查看。BIM技术的价值在于可有效实现施工作业的信息化与系统管理,同时也能够为参与各方提供三维规划信息,促使不同的专业规划模型能够在同一渠道上交换和合并,增加各专业和参与方协同作业的可能性。还能够协同规划建筑规划周期内的各类作业,使所有专业都可将创建好的BIM模型导入BIM问题软件,合理实现施工流程的模仿作业,进行施工问题查看,之后深入剖析、评论与扫除各个问题点,促使工程规划逐渐得到显著优化,开展项目施工工作之前,需对问题进行预处理,尽可能控制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和返工。

(4)改进预制构件库存与现场办理。确定施工方案后,在BIM模型中存储吊装方位和施工时序等相关信息,并且依照三维模型逐步实现对施工相关方案的检查工作,推动施工吊装可视化与无纸化辅助。进行吊装构件以前,手持机在完成当日施工方案的更新后,需对工程的堆场构件进行扫描,准确识别出构件信息后,再开展吊装作业的相关操作,同时进行相关记载。在完成构件装置就位作业之后,查看员需严谨观察此吊装构件的相关范围与具体施工细节,显示结果合格之后,利用现场手持机对构件信息进行扫描,由此表示此构件施工是相对完整的,并对构件的竣工时刻进行同时段记载。任何构件的拼装过程、实践装置方位和施工时刻都在体系中有一定记录,这非常便于日后的查看,主要的是这一方式可有效降低出错的概率,提升施工整体效率。
在构件出产过程中,对于先期出产的产品可以发往工地。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从工程堆场上将不同类型标准与数量的预制构件直接输送到项目的施工场地,运用信息控制系统实现各个部门的联动,逐渐完成信息共享。施工现场的相关部门可利用BIM平台,将项目现场待装置预制构件传递给预制构件公司的相关信息控制体系,工程相关管理人员需系统与全面地准备相关工作,明确自己的库存,将其反映到相关体系中,由此完成出场和堆积工作,按时完成发货作业。

好了,以上就是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详解的介绍,如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BIM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的微信18560125702。教育宝是一家教培行业第三方平台,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习顾问能给你最客观公正的建议,帮你辨别课程好坏,为你提供学习帮助。返回教育宝头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教育宝无关。教育宝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

相关推荐

400-029-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