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_xian
返回返回 教育头条

新医师法较执业医师法新增哪些内容

学习经验 执业医师

2023年01月03日 08:53:22
很多学员想要报考执业医师,那么近期呢,新的《医师法》更名为《执业医师法》新增了一些细则,备考口腔执业医师的考生很关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新医师法较执业医师法新增哪些内容”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报考门槛
《医师法》明确,将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起点由中专提升为大专。同时,本法完善了医师教育培训和考核制度。
二、赋予医师更多诊疗自由
《医师法》提出,医师应遵守医学理,规范开展药物、医疗器械等临床 研究、试验;针对罕见病、特殊疾病,医师可以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过患者知情同意后,拓展用药,进行探索性、实验性治疗。这其实是在规范医师诊疗行为的同时,扩大了医师诊治特殊疾病的自由。
三、公共场所施救造成损害免责
《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为鼓励医师积极参与公共场所的救治活动,《医师法》明确,医师在公共场所因自愿实施急救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四、保障医师执业安全
《医师法》规定,地方及其有关部⻔应当将医疗和处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有效防范和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五、对基层医师队伍给予倾斜
《医师法》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医疗服务均等化。制定了向基层倾斜的系列措施,规定国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执业医师晋升为副高技术职称的,应当有累计一年以上在县级以下服务的经历;医师到基层会诊、在医联体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无需变更注册,提升工作方便性;鼓励鼓励基层中专学历医务人员通过学习获得更高学历,参加医师资格考试,依法取得医师资格等。
六、保障医师合法权益
此次,《医师法》开篇就明确了保障医师合法权益,体现出国家对医师权益的,要求全社会尊重医师,激励医师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服务。在“保障措施”中,《医师法》从薪酬待遇、队伍建设、执业环境治理、职业防护、特殊岗位及边远地区工作津贴等保障措施、行业自律等方面对医师权益保障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医师法》要求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常识的宣传,引导公众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报道医疗卫生事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恪守职业道德,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七、规范医师行为
《医师法》指出,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循临床有关操作指南、医学理等规范,确保诊疗中的质量和安全。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病历等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等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八、多点执业
《医师法》第十五条规定,医师在二个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定期执业的,应当以一个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国家鼓励医师定期定点到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主执业机构应当支持并提供便利。

好了,以上就是新医师法较执业医师法新增哪些内容的介绍,如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执业医师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的微信18560125702。教育宝是一家教培行业第三方平台,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习顾问能给你最客观公正的建议,帮你辨别课程好坏,为你提供学习帮助。返回教育宝头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教育宝无关。教育宝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

相关推荐

400-029-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