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在最初接触
托福时,觉得生物、地理地质、天文等类别的文章很难,难到天书级别。等接触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些类别的文章只是用一些专业术语”包装“了一下自己,显得很难而已。
如果攻克了大部分该学科的基础专业词汇,文章的结构其实很清晰,很容易抓住重点。而像历史、文学等类别的文章则恰恰相反,看似没有太多生词,却往往听完一头雾水,”我好像听懂了,可是,刚才说的是什么!” 这种感觉在碰到历史类文章时尤其明显。因为大部分中国考生对于文章中涉及到的外国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不是那么了解,而且这一类文章信息很琐碎,结构不清晰。所以,这些类别的文章成为考生们拿下生物天文类文章之后要跨越的另一道坎儿。
这一次教研,我们选择了一段二十多分钟的关于英国近代史中教育与识字变化的讲座进行讨论分析。这次的材料除了历史类这一难点外,还加入了英式口音,对于长期接触的考生来说,考试中偶尔出现英式口音会很不习惯,所以平时练习时尽量不要排斥这样的材料,很难保证考试时不会遇到这样的“惊喜”。另外,二十分钟的长度也是对大家能否全程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一个考验,考生平时也可以选择略长于考试标准的听力材料进行练习,才会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整体听完之后我们把二十分钟的材料截成三个部分进行分组讨论。每一组根据自己拿到的讲座音频
设计题目与选项,并且讲解出题思路与授课方法。这是教研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模拟官方的出题思路,以便更准确的抓住考点。下面以教研材料为例,总结一下我们在练习历史类听力材料的时候要多注意的几个方面:某一类文章会有一些共性。比如这一段讲英国近代教育与识字的变化,有变化就会有对比,那么在听力练习的时候要多注意一些讲前后对比的内容。根据对比的一些表达可以大胆推测对比前后的内容是什么,这样理解材料就会轻松一些。
另外,要注意历史类文章出题的特点,很多考生在接触历史类材料的时候会自动认为时间或者史实很重要,但实际上托福听力重点考察理解能力,时间或者史实背后说明的观点更为重要。历史类文章的结构听起来没有生物天文类等文章那么清晰,信息往往比较琐碎,并且会罗列大量的细节,所以考生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能听懂单词,能理解单句,但整段或者整篇连在一起,不知道材料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只能记住一些零零散散的信息点。这一类考生在练习历史类文章时尤其要注意,在理解细节的同时还要做到不被细节过度干扰,边听边注意从哪里开始信息出现新的一层,某一部分的细节是为了什么观点而服务的。
比如材料的第二段主要讲了英国教育的改变对三类人造成了影响:1.贵族,2.神职人员,3.普罗大众, 但是教授在讲解的时候每一类人群后面都罗列了大量的例子和数字。如果不熟悉托福听力的“套路”,很容易被这些细节所迷惑而忘记分层。比如第一段材料中讲的是造成英国16-17世纪教育改革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对应英文是Renaissance和Humanism,这两个词在托福听力材料中经常出现。
有时候我们在积累一些背景词汇时会有困惑,哪些专业词汇需要专门记忆其实这个很好判断。有一部分词汇看似是专业词汇,但实际上出现频率非常高,甚至在材料中出现的时候不作专门的解释。那么这一类专业词汇我们就应该在备考的时候刻意背诵和积累。The Renaissance文艺复兴这个概念在很多历史类文章中都有提及,所以考生应尽量熟练掌握。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相信托福听力中的历史类文章对于考生来说不会再是“历史难题”,而是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理解起来也会更为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