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看到一两岁的孩子听到熟悉的音乐会跟随音乐的节拍摇动身体,会举起双手打拍子,甚至会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语言发育快的孩子还能够边舞边唱,似乎这一切的形成是十分自然的事。
家长们,你是否注意到了当宝宝学唱一首儿歌时,他们会手舞足蹈的。其实手舞足蹈”这个词,对孩子来说真的很形象,很直观。孩子感知音乐的“手舞足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坐不住”“不稳重”等等,那是孩子在用生命体验音乐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动作已经调动了孩子的情感体验,他们的愉悦、开心、兴奋等等,体会音乐中的那种震撼。很多孩子节奏不好是因为感统能力差,导致能听到节奏,但是身体协调跟不上。
音乐能够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时期,是由再造想象逐步自创造想象发展的时期。据此,人们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多方设法,身体力行。我们都知道在音乐教育中节奏感的培养应该是基础,那么如何感知节奏感呢?下面的几个
感统训练方法或许有所启示。
用拍手来感知
妈妈带着宝宝一起听音乐也好,儿歌也好,可以用拍手的动作来示范引导宝宝,让宝宝在倾听的过程中使得动作与节奏合拍,或许宝宝开始还不能很合拍,没有关系,在您的引导下,他已经慢慢学会了用拍手的动作来表达节奏,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用跺脚来感知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当妈妈用拍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时,是否考虑过用脚呢,当然用脚感知节奏比用手要困难一些,因为用脚感知节奏时,对身体的协调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当宝宝小时,可以让宝宝的小脚踩在家长的脚上,用家长的动作和节奏来带动孩子,促进宝宝的感知,等宝宝的身体协调性增强时,家长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式来感知和体验,双脚感知、双脚交叉感知、手和脚一起配合等等。
用摇头来感知
每个孩子都有关于音乐本能,孩子会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去感知节奏,这是他们的学习方式,其实大人在感知节奏时,也会时不时的用摇头,摆头的方式来感知节奏,这是一开始的感知节奏的方式,是大人和孩子生命体验中都需要的。所以父母尽量不要加以制止,给他们感知的空间。
用身体扭动来感知
有些孩子听到音乐时,就会扭来扭去,整个身体都在感知着节奏,这就是一种本能的缪斯,或许您会觉得孩子并没有和节奏合拍,没有关系,音乐很大的价值在于情感的调动,而不是技巧问题。如果这个时候妈妈和孩子一起扭动起来,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陪伴,妈妈的爱,就自然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