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
考研复习过程中极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环节,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技巧性高。 考研数学作为水平考试,常常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门课程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考察,这更增加了数学复习的难度。 很多考生反应即使给数学分配很多的复习时间,做了很多题,还是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考研数学既要提早开始,又要具备学习方法。今天为大家总结了往届考生在数学备考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在此给大家提个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误区一:消极迎战,效率低下 。
长期以来,"考研难,考研数学难"的论调广为流传并深入人心,不少考生在尚未了解考试内容和题型的时候,就已经对数学望而生畏,把目标和期望值定得很低."过线就行,差不多就可以"成为比较普遍的心态。事实上, 数学是需要深入钻研的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它,首先要消除惧怕心理和畏惧情绪,树立必胜的信心,这样才可以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才可以在数学的学习和解题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
误区二:只重技巧,不重理解。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投机心理的表现。学习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一些考生不想努力,片面地追求别人现成的方法和技巧,总想着多学一点套路。殊不知, 考研数学是一种高水平的较量,表面上看起来一样的题型可能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单纯地模仿是行不通的。
误区三:把看题等同于做题
由于考研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很多考生买了资料,只是匆匆忙忙地看书而不动手练习,实际做起来不是写得逻辑混乱就是干脆不知道怎么写。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能有半点的疏漏,一带而过地复习必然会难以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忽略精妙之处。 我们之所以要去解题,根本的目的是要把整个知识通过题目加深理解并有机地串联起来。通过动手练习,我们还能规范答题模式,提高解题和运算的熟练程度,而且现在的判卷都是分步给分的,怎么做答有效果,这些都要通过自己不断地摸索去体会。
误区四:只追高难,不重基础 。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不例外。考研数学中大部分是中档题和容易题,难度比较大技巧性比较高的题目只占20%左右,而且难题不过是简单题目的进一步综合,如果你在某个问题上卡住了,必定是因为对于某一个知识点理解不够,或者是对于一个简单问题的思路模糊。忽略基础造成考生在很多简单的问题上丢分惨重,为了不确定的30%而放弃了可以比较确定的70%,实在是划不来。考研不是奥林匹克,难度和技巧不是取胜的关键,因此, 复习过程中大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打好基础,深入理解,这样即便遇到一些难度大的题目也会顺利分解,这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误区五:题海战术,不归纳总结。
我们说,之所以要做题目,是要把整个知识通过题目加深理解并有机地串联起来。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做题,可是从来不等于做题。抽象性是数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发散开来对抽象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理解,这是非常必要的,时刻不要忘了我们根本的目的是要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进而形成我们自己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 因此我们做题的思路,必然应该是从理解到做题到归纳再回到理解。在此之外,再做一些题目增加熟练程度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超出了这个限度,让做题成为一种机械化的劳动,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这几条依据同样可以成为我们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搞题海战术的一个标准。时刻目标明确,深入思考才是提高
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