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
考研,就不能不提专硕与学硕,这两者的区别说大不大,但是说小也不小。常规的解释就是专硕更偏向于
就业实用型,学硕更偏向于研究型。那么这个二者到底如何选择?
1、从自身出发——考研的目的是什么?
读博科研:建议学硕优先,可以直博。
工作就业:专硕优先,就业方面相较于学硕,基本没有区别。学习年限相对较短,可以更早的踏入社会,也许就意味着你可以比考学硕的同学多一年的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工作发展很有优势。
求学历:非全也是双证,可捡漏名校,也可考博。
所以,综合考虑自己的读研目的,给自己定位设定目标,选择不同的读研方式。
2、从所学专业分析——看学科性质
比如说你所学是工科,不想考博,不擅长做学术学理论知识,则可以考虑专硕;比如说你所学侧重于理论像哲学、历史学,分类好像根本没有专业型,没得选;还有像医学类,如果将来想做一名临床医生,似乎也只能选专硕。如果你是那种专硕学硕都可以的,那就从考试难度来选择。
3、客观条件——考试难易及资料是否好找
所谓考试难于易,就是看考试内容、报考人数多少、竞争大小、分数线高低、差额复试比高低,以及录取人数等。所以这些数据我们几乎都可以在研究生院上面找到,要说录取比例可能没有,但是根据进入复试的名单和录取名单,自己数一数可以做大致的计算。对于考试内容,一般来说专硕较学硕简单,学硕考
英语一而专硕考英语二(大部分情况)。整体难度上,英语一自然比英语二大一些。但是有些高校特别是名校的专硕专业不考英语二而是考英语一。此外,还有就是数学三与
管理类联考中的数学部分整体难度有较大差别。例如:会计学硕考数学三,考试内容包括高数、线代和概率论,难度比较大,会计专硕的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考试内容大都是初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建议小伙伴们在选择报考学硕还是专硕时综合考虑一下自己的英语和数学的学习情况。除此之外,专业课资料是否好找也是一大决定因素。有多少同学为了找专业课参考书籍和历年真题而发愁,可能很多同学专业和学校还没定下来还体会不到。关于参考书,有些学校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根本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获得途径是从学长那里打听;历年真题更不用说,大部分学校是不对外公布的。
3、主观条件——自身基础及经济条件
除少数专业以外,大部分学术型硕士考研都要考察数学,同时英语会考察难度较大的英语一,建议公共课基础好的同学考虑学术型硕士。同时,考研考察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如果你的专业基础很赞,小编觉得选择学术型硕士报考会很占优势。对于数学基础差或是从未学习过数学的考生选择对数学考察较难的学术型硕士就会比较吃亏;相应的,如果是本科专业课基础不扎实或者是跨专业的考生,专业学科基础差,选择专业型硕士不用跟基础好的"学霸"竞争,可以加大胜算。
在经济条件方面,大部分学校和专业,专硕学费与学硕接近或者相同,专硕同样享受学业奖学金,只有少部分专业比如经管学院的一些专业(工商管理、金融、会计等)的专硕学费较高,一万至几万不等,而且不享受学业奖学金,所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综合考虑专硕还是学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