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
瑜伽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随着瑜伽的日益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近年来,瑜伽在世界各地都方兴未艾,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健身运动。但是,真正的瑜伽并非只是一套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样简单。瑜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古代的瑜伽信徒发展了瑜伽体系,因为他们深信通过运动身体和调控呼吸,可以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远健康的身体。 佛教是我国大多数人所信仰的宗教,瑜伽在我国越来越流行时,很多人也许会想到:瑜伽是从印度传过来的,而佛教也是,那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瑜伽是梵文Yoga一词的音译,这个词源于动词词根Yuj,最初的意思是“给牛上扼”,以后引申为连系、结合、心的统一等涵义,我国旧译为道、禅、相应等,现代西方又译为沉思、超觉静坐等。各种瑜伽体系的终极目的都是帮助人实现这种境界。而佛道、禅道的目的也是帮助人找到一个通往宇宙与人融合一起的道路。 起源于5000年前的古印度,瑜伽并不是一套宗教或哲学系统,它是一门完善的生命科学,提供了有系统的步骤,让个人超越小我的经验,而进入永恒的合一。所以,《瑜伽经》讲述的就是如何有步骤的习练,逐渐学会控制意识,让大脑安静下来,享受和谐宁静。瑜伽体式练习一方面锻炼了全身的每一个部位,使肌肉、关节以及脊柱和整个骨胳系统更为有力和协调,另一方面,锻炼内脏、腺体和神经系统,使全身各系统保持充满活力的状态。瑜伽呼吸法活跃身体机能,有效帮助控制意念,使人平静;冥想练习,使人心灵清澈、走向佛教所谓的“明心见性”。
瑜伽和佛教都产生印度,但它们都属于全世界,甚至超越了人类的范畴,它们都是为了解决人类心灵中存在的种种欲望、种种烦躁不安,从而提出一种解决方式;从另一个方面说,都是为解决世界本源问题而来。 从佛教经典来说,瑜伽其实是一个重要的名词。有许多印度大乘佛教的论典都以瑜伽命名,其中如《瑜伽师地论》等是中期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典籍。瑜伽行派以瑜伽为名,这个“瑜伽”当然不是指现代风行的瑜伽。瑜伽行派是四、五世纪间由无著和世亲菩萨开创的大乘学派,“瑜伽”是指心与正理相应的修行,瑜伽师就是修禅(尤其指观禅)者,也即一般所说的禅师。后期大乘秘密佛教更广泛应用瑜伽一名,有许多以瑜伽为名的经典。在这里瑜伽是指持诵密咒,使身口意三密相应,以达到不可思议的成佛境界。 在佛教的六度中,除布施和般若智慧,其中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就相当于瑜伽的“八支分法”的持戒、精进、体式、呼吸、制感、专注、禅定、三摩地。所以可以说,佛教中的实修方法就是瑜伽。印度传统的宗教婆罗门,现在的印度教和外道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瑜伽术作为其修行方法。任何人、任何教派想独自占有瑜伽都是不可取的。推而广之,有神论者、无神论者,东方、西方所有探寻宇宙本源、内心解脱的方法都可以叫瑜伽。 瑜伽虽有古老的渊源,但它成为一个独立学派却是以《瑜伽经》的出现为标志的。《瑜伽经》说明灵魂离开物质的宇宙,还归于神我,这是瑜伽行者的最高目的,即解脱。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把瑜伽的修行方法系统地归并为“八支分法”,奠定了实践瑜伽的理论基础。 在“八支分法”中,其中的禁戒(Yama):“不杀、实语、不盗、不淫、不贪”与佛教的“五戒”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五种戒律也是世界各大宗教所共同具有的,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其中的“不杀”就是“不杀生”。瑜伽修行者一定要有一颗柔软的心,瑜伽以及佛教的观点都认为:有一颗柔软的心,才会有柔软、美好的形体外表。对于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要有一种敬畏的心,心地柔软的人,自然会升起一种对于生命的同情感。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统一的。看到其它的生命因我们而死亡,我们却无动于衷,在这样冷酷的心灵带领下,怎能练习好瑜伽, 再者,“实语”与佛教的“不妄语”也是有一定的联系。佛教认为:说谎是人类最恶劣的品质之一,因此,要保持一颗清澈明净的心灵,必须保持我们所说的语言的真实性。也不要随意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话语,说些谄媚、虚假的语言。也不要在背后说人的坏话,不要挑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让人与人之间,我们与自己的心灵之间找到一些和谐。 “不盗”与佛教的“不偷盗”含义是相同的。就是不能把属于别人的东西在别人不同意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归为已有。一草一物、一针一线,再微小的东西都不可以偷盗。佛教更进一步认为,我们不仅不能偷盗,还要学会清净的“布施”,就是要学会为他人奉献。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放下身心世界,使我们恢复本自清净的心灵。 “不淫”是因为,作为人来讲,生命产生的根源就是“淫欲”之心,而过多的淫欲则会使人耗尽自己的生命元气,给自己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在古印度,如果要清修梵行,要求完全的禁欲。那么,在一般人的生活当中,要求完全的禁欲是没必要的,也是不现实的。一般只要求我们不邪淫。即不与自己配偶之外的其他人发生性关系;不在不正确的时间,如女性经期、孕期等时间;不在不正确的地点,比如现存法律所不允许的公共场所、以及宗教场所进行性行为,即是不邪淫。这些有助于我们身心的洁净,从而对我们进行瑜伽的修炼有很大的好处。 瑜伽中规定“不贪”,在佛教中,则规定为“不饮酒”,在现代社会解释为不吸毒,不接近毒品等。在佛教的十善中,则规定有不贪。贪婪可以说是人心中的毒蛇,正是因为人性的贪婪,使得人人追求更大的功名利禄,从而使自己的身心都非常疲惫,心灵烦躁不安,不能平静。正是为了使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安详、平和的状态,保持健康,并能够冥想,瑜伽才有这一条的规定。 不论是瑜伽,还是佛教规定的这些禁戒,可以说都是社会道德的底线,都是为了让我们有一颗清净、明澈、柔软的心灵。现在的瑜伽虽然是肢体运动,可是,按照佛教与瑜伽的观点看——“心物一元”。我们的外在其实都是我们心灵的投影,有了健康美丽的心灵,就一定会有健康美丽的外表。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念头一个接一个,想法接连不断,对外界事物的注意也是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在那里,情绪忽好忽坏总之,我们的大脑和身心似乎从未休息过,永远在不停的工作。特别在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想获得片刻的宁静都是奢望。这种身心状态的后果是烦燥、急功近利、寻求刺激,或者是抑郁、苦闷、狂躁、自我封闭等心理疾病的不断蔓延。人们发现,虽然已经很富有了,可是,心灵的负担却加重了。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享受生活的快乐、身心的放松、心灵的坦然、情绪的安详呢这就是在东方世界流传了两三千年的瑜伽和禅定修持术。熟悉佛教禅定的人可以发现上述内容似曾相识,确实如此,据现代学者的考证,《瑜伽经》出现的时间较释迎牟尼晚,且内容对佛教有明显的吸取。 瑜伽是印度各宗教哲学派别的共同财产,是印度人熟悉的一种调协身心的技术,禅定则是佛教学说三学之一,属于瑜伽的变形。 瑜伽中有一种冥想,类似于佛教中的“禅修”。 瑜伽冥想对人的健康也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由于冥想,我们的内心更为平静,也会感到自己的紧张、愤怒等在一点点的减少,这样,我们就能较少的患上许多由于紧张与忧郁引起的疾病。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人的免疫系统是和人的心态紧密相连的,可以说,瑜伽冥想是最强有力的预防性医药。 练习冥想者也使我们更容易放弃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比如饮酒、吸烟、吸毒、不正当性行为等等。 冥想(禅修)主要是要减少我们的妄念,我们的思想平时总是处于非常杂乱的状态。这样,会耗费我们大量的精力,使我们的身心疲惫不堪。通过瑜伽冥想,可以帮助人们解除压力,保持情绪稳定,让头脑休息片刻,重新恢复活力。可以提高自我觉醒的意识,增强身体的能量,发展洞察力,净化心灵,掌握心智,提高记忆力。
现代人初次接触冥想(禅修)会觉得很枯燥,无法集中精神,总是思绪万千,但是经过练习之后,这些干扰会越来越少,当我们主不能进入一种静定的状态之后,我们会开始享受这种冥想——在佛教中把它叫做“禅悦之乐”。 一天中最适宜冥想(禅修)的时间是在清晨和黄昏,每次练习20分钟左右,逐渐地把时间增加到1个小时。在冥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与腿部,不能受凉,用毛毯盖。体式是安定和放松的,如果坐的不舒服,心绪将会受到干扰。在冥想中,对于你的千丝万缕的思绪,不要可以的去控制它。慢慢的观察它,佛家有一句话叫做:“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地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座去,任它着地自成灰。” 不要与这些妄想斗争,这会产生更多烦恼。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思想,任他自生自灭。慢慢的,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妄念慢慢的减少,也慢慢的更加能够观察自己的情绪、思想,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思想在一种清澈、澄明的状态。 初学禅定静坐者常面对昏沉瞌睡、心念不能集中、乃至腿痛肩膀酸等问题。而瑜伽运动正好可以轻易对治这些毛病,是以许多禅师都鼓励学者在禅修静坐前先练习瑜伽。瑜伽运动不会练得大汗淋漓,也不像
太极拳般强调“气”的运作,会影响静坐,它是在极缓慢的拉伸卷屈之间,一面促进血液的循环,一面收摄身心,所以一番运动过后,进入静坐,效果特别好。由于瑜伽运动对禅修有显着的效果,所以许多习禅者都练习瑜伽。 佛教禅定是佛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通过修习禅定,一是可以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防范和治疗人的许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五欲的困扰,精神得以专注、安祥,并因禅定能产生智慧,解除人们内心存在的种种烦恼与颠倒妄想,彻底根除人的“心病”。而瑜伽的静思冥想、控制呼吸正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千百年来,佛教的高僧大德在用禅定进行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以隋代智者大师的论述最为系统、精辟。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下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瘥。” 禅定何以对养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用中医的观点来加以解释。如我国中医的圣典《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精神的安详、和谐与正气在抵抗疾病及延年益寿方面的重要性。而禅定与瑜伽可以怡情养性,做到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再生能力与免疫能力。 古代的高僧,长寿的人以禅师居多,他们虽然衣食非常俭朴,医疗条件极差,甚至常年风餐露宿,但精神充实,因为有“禅悦法喜”,心灵平静安详,因此,能够非常的长寿。无数高僧大德的禅修实践证明:生命既在于运动,也在于宁静,而瑜伽动静结合,既有“禅动”,又有“禅静”,人人都可以通过禅修、瑜伽充分调动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怡情养性目的。 “慈悲”本来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慈是代表朋友,或亲爱的人。悲是指哀怜、同情。对朋友要友善地对待,对不幸的人要抱以同情,这就是慈悲。 佛教认为,慈悲有某种特定的神奇力量,可以保护生命免受侵害。在解脱的道路上,慈悲是修行的法门之一,大乘佛教更认为慈悲就是佛性,因此慈悲便成为个人修行解脱的重要条件,就大乘佛教而言是首要条件。 在佛教的《本生经》中,屡屡赞叹佛陀在前生所行种种慈悲众生的功德,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舍身饲虎与割肉喂鹰的故事。这些故事把慈悲的精神予以绝对化,连行的生命都可以毫不吝惜地舍弃,自己可以忍受生理与心理的一切痛苦。 在佛教的一个著名论典《大智度论》中说:“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可见,慈悲是佛教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思想。 而慈悲之心就是瑜伽。 当一个人通过瑜伽的修习,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道德水准不断提高,身心都变得柔软、慈悲,那么,你的心就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渺小狭窄的心了,在修炼的进程中日渐宽阔起,甚至,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的心会如同整个宇宙与太虚一样宽广。 当然,修习瑜伽的人也还是要与常人一样,去工作、吃饭穿衣,但是,他对功名利禄、荣辱得失看得已经越来越淡,一般人所具有的那种怨恨、嫉妒、忧虑、烦躁在他的心中已经越来越少。而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类、热爱和真情,心胸变得像大海、宇宙一样博大宽阔。
心与万物息息相通,融为一体了,即是一种“物我同体”的境界。当他处在这种大慈大悲、物我皆忘的高尚境界本身就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瑜伽修炼。这种瑜伽会从根本上彻底地改变我们的心灵结构与人格,从而使我们的身体充满了慈悲之光,变得更加的柔软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