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_xian
返回返回 教育头条

考研备考之政治知识点整理

学习经验 考研

2019年12月16日 12:15:34
考研政治课各门学科考试题目都要联系实际,但与现实联系密切的要数思想和特色理论体系。这门学科的分析题只考查理论体系的内容,解题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从解题方式上的答题方法。
01.仔细审题并抓关键词
大多数分析题是跨章节的。答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干、材料及问题,了解题目需要回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怎么回答。
审题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逆向审题:
先仔细推敲“请回答”的要求,它们规定了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因此,先搞清楚了题目问什么?然后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第二,抓关键词语:
阅读问题需抓关键词语,要从脑海中调出相应的原理,能够准确确定问题涉及到的是哪个学科、哪个章节当中具体的哪个知识点,作为分析材料的依据。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就等于完成了一半。
第三,分析层次法:
通过分析,抓住试题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别回答,这样可以避免遗漏。
02.阅读材料,认真分析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或者材料。阅读材料,分析出题者选用材料的意图,正确寻找材料与原理之间的契合点。
阅读时可边阅读边划出材料中带有结论性或倾向性的话语,或者在草稿纸上写下相关信息,并对材料进行归纳。
同时搜索、提取大脑中平时储存的相关知识,然后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需要考生注意以下问题:
1.凡问现象的问题,首先回答表象,即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
2.运用原理分析材料时,要注意原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一定要把问题说全,说深,说透,说充分。
有些试题有联系实际的要求,对此,一定要论述到位。
在运用材料时,需要特别注意,材料中并非每一句话都需要用原理去分析,一定要去粗取精。何为粗何为精,由“请回答”所限定的论证角度决定。
3.要根据自己所论述的理论,联系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03.条理性组织答案
1.组织答案注意层次性,要行文规范,表述准确,答案能紧扣要点。
2.一定要做必要的展开,万万不可惜墨如金。因为对任何一道材料分析题,都存在着理解上的主体差异。倘若答得过少,很难将命题人编拟的答点全部覆盖,甚至无法覆盖主要答点。
3.应当指出的是,必要的展开虽然重要.
但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可跑题,跑题属于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答得再多也是枉然。二是不可牺牲其他试题的解答时间。
04
试卷常规设问方式
考研政治毛分析题的设问方式,大致可分为描述类、原因类、措施类三种基本类型。
1描述类设问
【特点简析】
“描述”类设问往往以“从……说明”、“结合……说明”、“哪些”、“简述”、“指出”等词为题眼,要考学生描述或指出材料所蕴含的现象、所体现的关系或所反映的问题。
【思路点拔】:解答“描述”类设问,关键在于把握答题的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是全面把握: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全面把握并正确描述事物的现象。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两个问题:
一是对材料的把握不全面,即遗漏部分信息点;二是对现象的描述没抓住其基本特征,仅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重复,甚至照搬照抄上。
第二个层次是深入分析:在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鉴别、联系等,把握事物现象背后的实质性问题,并作出正确的阐述或说明。
这是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极易忽略的一个方面,需引起高度。
2“原因"类设问
【特点简析】: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
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思路点拨】
“原因”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分析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进行分析。常用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是联系教材分析原因。
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教材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联系教材是分析原因的基本的角度,很多问题通过联系教材内容就能够得到解决的。
二是联系材料分析原因。
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
三是联系地位分析原因。
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地位往往也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
因而我们在解答“原因”类设问时,可以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具体到题目中,一般表现为诸如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重要性等。

3"措施"类设问
【特点简析】
“措施”类设问一般以“措施”、“建议”、“要求”、“做”、“如何”等字、词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有关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思路点拨】
“措施”类设问的解答,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当然,合适的角度对解此类题目是至关重要的,以下三个角度是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
一是联系教材寻措施。
我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便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二是联系材料寻措施。
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给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如材料中有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如有,就可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没有成功的做法,如有,也可资借鉴,提出措施,等等。
三是落实主体寻措施。
在答题过程中可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作出怎样的努力。
这里关于毛的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在考场上,哪怕是记住一种,对你答题也是有用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用。我是你的学习顾问王敏,选课有问题,快来找行家,我会为你匹配最适的课程,欢迎大家关注我微信(18560125702),学姐近10年教培行业工作经验,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私人顾问,为您的课程进行一个详细系统的讲解哦。返回教育宝头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教育宝无关。教育宝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

相关推荐

400-029-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