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关于
考研英语阅读的复习已经说过很多回了,需要注意的点很多,怕大家只关注眼前的题目,忽略了多思考多总结的重要性。所以今天再给大家举例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希望你可以通过我们的“抛砖引玉”,在做真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关注这些解题的细节,不只是知道理论,更能融入实践应用中!
路阻且长,行则将至
1常见Tips,同义替换
1)正确选项都是原文中的个别几个词的同义替换。 这一点是成败的关键,考研英语阅读的每一个问题都是非常严谨的,其严谨在于:正确选项实质上就是原文中某句话的同义替换,而不是靠蒙和猜, 正确选项一定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
2)原句重复出现,100%错。 正确的都是有改动的,即同义替换。一般来说,更多的还是 原文具体,选项模糊对应。同义替换的内容肯定会有信息的丢失,只要和结论有关,加点减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3)切忌主观臆断准确找出同义替换点,切忌主观猜测观点选项,选的答案要有原文依据,有出处。选项范围可能略微不一致,但要注意我们在选各题的选项。
2 常见Tips,干扰项
1)选项中的几个单词,是该段中不同句子里的单词拼凑的,有时看上去很舒服,注意,干扰项。 还有从不同的段落里的词拼凑到一起的,直接排除。总之,选项的单词是拼凑的,肯定错。
2)错误的选项,往往是就文章某一方面而说的。 其特点是: 所涉及的,仅仅是某一个小问题,或者很具体,非常具体的一件实事。100%错误选项。这是考研英语,,经常遇到的干扰项,一定要会识别。
3)干扰项有时出现的生词 可能是你不认识的,是与文章主题无关的词,而非同意替换。(这就需要你的基本功了)
4)因果关系的题,很直接、很简单的因果关系,直接排除。 间接的因果,反映主旨的,可能是对的。总之,因果关系的题,把握主旨就可以了。文中提到的直接因果,如具体的事或是什么的。都是干扰项。
5)如果原文中出现“ A is B and C”。 若某一问题,选项中出现了 B 没 C,或者只出现 C 没 B。肯定错,直接排除。可能你会问了,同时出现 B and C 咋办?目前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注意,这里说的 B 和 C,是单词或者短语。 这是干扰项的特点之一。实际情况是,这个句子不是题眼。 还一种情况是,若 B 和 C 是 2 个长句子,中间用分号隔开的。且这两个句子都是作者想表达的,选项中都出现了。一般来说, 选项中会对其中之一做错误的修改来作为干扰项。而另一个是对的。
6)选项反应的若是很具体的某一表现,一般都是干扰项。 正确选项反应的,往往是实质的,根本的内容。
7)一定要注意,谁是用来修饰谁的。 起修饰作用的词或句子,来做选项,一般是错的。被修饰的那部分来作选项,一般是对的。
8)对选项中的“重点词”,即主语、宾语、修饰语都要看清楚。 有的时候,选项中,会对原文中本来正确的事做错误的修改,来作为干扰项。你要注意的是,选项句子的主语与原文是否一致、宾语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或者用一些牵强的修饰词,来做一些特殊的限定。要看清楚。这是干扰项的特点之一。
3 常见Tips,例证题
1)凡是举例的,都是为了说明观点的。
那么,这个观点(中心句),一般来说,会在举例之前就表达了。但有时候也在举例之后。总之,作者举例想说明的这个观点,你一定要找出来。
2)例证题的标记。
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时。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3)例证题注意事项
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一致的答案;例证题错误答案
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
4)用文章里举例的句子来作为选项,直接排除。
100%错,要有能辨别这个选项是不是文章中例子的能力。
5)例证题的例子没那么重要,是为观点服务的
重要的是例子所对应的观点和结论,结论找前一句或句首。尤其是文章开头的例子一定是为主题服务的。
4常见Tips,态度题
1)某人说过的话,有时并不是题眼,但可以从侧面或某个角度来反映作者的观点,也就是作者想表达的。
正确答案都是和这样的观点相一致的。要把握关键词,有感论坛彩的词。做题时,要有这个意识。
2)注意问题的主语是谁,它和原文题眼的主语原则上是一致的。
主语不一致,一般来说,都是错的。
3)某某人说的话,尤其特别长的句子,或者是带引号的。
60%以上会出题。题眼就在这儿。这里又提了一遍,就是要引起你的。
4)注意几个词,yet 表转折,hardly 表否定,while 有时是比较,有时也表转折。
比较的时候,注意比较的对象,要弄清楚。转折的时候,你要知道作者对什么进行了转折。
5)通过首段或者前两段,来把握信息点。
也就是作者想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
6)一篇文章谈的是什么,或者说“谁与谁的关系”,一定要弄懂。
这个具体的什么“关系”弄不懂的话,“谁与谁”一定要弄明白。比如,一篇文章说的是 A 与 B 之间如何如何。若问题问你 A,选项有 B 的,往往就是正确答案。若问你 B,你就可以先把没有 A 的选项排除,一定要对应清楚文章中所说的态度是谁的,是不是题干所考察的人?
7)若是转折段的话,要注意转折的那个句子。
转折前后都要看,看对比的是什么。在看不懂的情况下,通过前面的,来翻译后面的(反向翻译),来找关键词。反之亦然。
8)注意中心句即题眼和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接着说的,还是转折关系。
这里出题的话,要把握和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的,可以从这些句子里找同义词。是转折关系的,就通过转折关系句子里的关键词的相反意思来判断。前提是在你读不懂的情况下。
9)返回原文,考谁找谁
是作者的态度还是他人的态度?
10)”正话反说“要注意
如果是关于英国的内容,更要注意是否有自嘲的口吻,正话反说;选项中如果有should往往会存在正话反说,正确答案的标志词。

5常见Tips中心句/关键词
1)什么是中心句?即反应文章的主旨和每一段的中心意思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作者的观点。 中心句即题眼,选出正确答案,看的就是中心句。只有中心句才能选出正确答案,所以,中心句不知道在哪,或者读不懂,很难选出正确答案。中心句的具体位置,见下条。
2)抓住每段的中心意思,也就是中心句。 每段至少一句,多 2 句。一般来说,总分结构的段落,中心句一般在段首。举例段一般在举例前后。转折段,中心句在出现转折的地方,或者后一句。 一般来说在该段的第三行上下浮动。再就是某某人说的话。要注意这句话和前后句的关系,是并列还是转折。然后来把握这句话的意思,把握不了就通过前后句是并列还是转折关系的关键词来把握。
3)如果你对“关键词”比较蒙,或者你想问:我怎么知道哪个是关键词? 解释一下,关键词就是句子中主干的宾语,尤其是一些你觉得比较重要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多数是长难句。 一般来说,一个句子主干的主语,宾语,和其他的修饰部分,都是很重要的!宾语是主语的宾语,所以,和主语是要对上号的,对不上不行。也就是下一条的主语是否一致。至于修饰的部分,干扰项常常在这里做手脚,比如会有一些特殊的限定,千万要留意,别疏忽了。
4)每段的第三行,一般来说,也是该段的第 3 句话(也可能是第 2、4 句话)。 其特点是:句子很长,由两句或者两句以上组成,是个长难句。尤其是 that mean ,the notion is that 之类的,一定要。要把握句子的主干。 作者想说的是什么(把握作者强调的是哪个句子)。看清楚哪句话是为了修饰哪句话的。这样的句子,若出题的话,句子的主干就是正确选项。起补充修饰作用的一定要看清楚。每段重要的三个地方:段首,段尾,和这儿。再就是带引号的。中心句一般就在这几个地方。其实也就这么几个地方。别的地方一般都是过渡句。
5) 每一个问题,在原文中,都要有一个定位。然后精读,找出那个中心句或者关键词。要抓文章的中心主旨和各段落的大意,阅读理解考的就是这个“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