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同学做完题就开始对答案,将“哦,原来是这样想的”作为一套真题的终结!其实这对于真题是一种浪费。尤其对于
英语这一学科来说,做上两三遍之后,答案基本上能记个大概,后期很难通过真题来判断自己的真实水平。 所以,复习到后期,小编提醒同学们,谨记,一定要善于分析真题设置的思路和规律。
尤其对于水平不太好的考生,少做模拟题,多研究真题,肯定是没错。不管前期有没有有效利用真题,在后的抢分阶段,你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使用真题,把握真题的后一波抢分点! 将模拟测试当作一次全真考试 后一个月,对于那些已经做过很多遍,答案熟记于心的真题就不要再重复练习了,提升效果不明显。如果你前期复习有留下几套真题,此阶段可以好好模拟练习一下。 把这次模拟当作一次全真考试,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不参考资料笔记,不借助外力,独自完成。模拟完之后对照答案,将错题标记出来,仔细分析原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点。
在这里提醒一下,考前的模拟测试并不就是你的真实水平,不要因为选项错的多了,就认为自己完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复习,结果还是这个水平。 模拟练习时的时间紧迫感以及你的专注度,还有大脑知识的提取速度,跟在考场上还是有些不同的。把模拟测试的结果当作一个参考就好,来分析自己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

反复强调是重点,重点是考点 大多数同学应该都整理有自己的各科错题集,大家可以把真题上反复出现的错题挑出来再做一下。如果还是出错的话,就说明你没有掌握好相关知识点。这时候,就要回归课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真题固然重要,但它终究是书本知识的一种反映形式,对你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验,初试亦如此!所以说,不要把考试当作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二十多天后,你在考场上所做的题,会成为20考生手中真题集的一部分。
“千变万化,不离其宗”,书本是基础,尤其对于政治、数学、专业课这类有参考书目的考试科目来说。从真题的卷面分布、考察形式、题型难度等,基本上能够在大体上掌握考试方向 。 把握大体出题方向之后,再返回课本,你会发现能够轻易从琐碎繁杂的知识点中找到重点,找出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