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学钢琴应不应该教手型”这一问题答案的选择,其实源自于另一个争论:“学钢琴应该先学什么?”有人认为:应当先学音乐再学技术(手型就属于技术范畴)。
持有这类观点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认为,应当先大量接触音乐,沉浸于音乐中,当孩子喜欢上音乐、对音乐有兴趣了,自然会为实现音乐的目标而磨炼自己的技术,这其中就包括手型。当学生发现不恰当的手型不能实现音乐的目的时,就会去调整和改变。
我的研究生导师杨教授曾告诉我一个故事:她一位朋友的小孩,自小就听了很多很多音乐,大概到了十岁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欲望非常希望能够亲自演奏这些音乐,于是开始发力,现在成为了一位很优秀的音乐工作者(非钢琴演奏专业)。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先有音乐再有技术的例子。
这种选择的好处是: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有的学习和练习目标明确、过程高效,是一种“明白人”的练习。
这样的学习也避免了一些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每个人的手是不同的,因此适合的手型应该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初学时,一味地从外型上模仿老师而非从用途出发来塑造手型,不可避免地会在日后走一些弯路,很可能每次换老师的时候就会被新老师批评手型不好,要重新学。因为新老师的手和原来老师的手不一样啊。
这种选择有没有缺点?有。先学音乐再学技术,类似一种“先甜后苦”的学习经历,美好的音乐是甜蜜的,辛苦的技术练习是艰难的。对于一开始就打算让孩子学会这门“技术”的家长朋友来说,不算一个好的选择。如果喜欢的程度不够抵挡练习的苦闷时,孩子就会想要放弃继续学习。
事实上,这种学习经历,需要家长有强大的内心,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既然选择先学音乐再学技术,就等于将是否学习技术这个选择权交给了孩子。他足够喜欢,喜欢到可以抵消练习之苦,就会磨练技术;反之,虽然喜欢,但是却希望把时间花在其他更感兴趣的地方,这样一来,虽然不会在钢琴演奏上有很深的造诣,却可以保持这一爱好,成为能够品鉴古典音乐的高级欣赏者。
第二类人认为:应当先学技术再学音乐(也有人认为是同时学习)。持有此类观点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认为,没有技术,音乐无从谈起。
先不说到底应该先有音乐,还是先有技术,其实两者理应是并行的。但是鉴于钢琴演奏乃至任何一件
乐器演奏的学习都是异常刻苦和艰辛,所以如果两者并行来学习的话,音乐的美妙将很容易就会被辛苦的技术练习给打败,导致学不下去。
但是,相比较先甜后苦的学习过程,先苦后甜更容易被坚持。一开始就接受严格、规律的训练,将有助于学生养成好习惯,习惯拥有打败艰苦练习的强大力量。习惯吃的苦,往往不那么令人难以忍受。
对于日后要走专业道路的孩子或者一开始就准备让孩子认真学会演奏技术,将钢琴做一技之长的家长们,选择第二类做法更为明智,也更容易减少日后在练习上和孩子之间产生的冲突。
这类做法当然也有缺点。多数以这样方式开始学习的孩子,音乐听的远远不够,在还没感受到足够的音乐魅力的情况下开始艰苦乏味的练习,没有坚强的陪练家长,是不可能收获好的结果的。如果家长不能坚持进行有效的陪伴,这类孩子很容易成为无效练习的牺牲品,他们是“人在心不在、各种走神发呆”的各中高手。
事实上,学钢琴未必一定要把技术磨砺得多高超。我们可以把自己演奏出美妙的钢琴音乐视为学习目标,也可以纯粹把钢琴当作进入古典音乐大门的钥匙,用它来带领孩子们走上高级审美之路。
现在来解答开头家长的问题:如果希望成为爱好的,那就安心跟着老师学下去;如果希望成为一门技术的,那就换个抱持这一观点的老师。老师们的教学都是基于自身的教学理念,跟任课
老师好好聊一聊,确定他的也确定自己的理念,再好好地做选择。
至于哪一种选择才是对的,这个没有定论的。就像生二胎到底是好还是坏,每家人有不同的答案。重要的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这里,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科学研究结果,来帮助大家选择:
1.6岁之前,大多数孩子手指骨骼的成长状况并不适应大量技术练习。例如,一个四岁学琴的孩子和一个六岁学琴的孩子,很可能在七岁时达到的手指演奏能力是相同的。当然,有一些孩子手指发育比较好,可以在较小的时候展开训练。
2.孩子越小,手指柔韧性也就越好,一旦大了才练习,在灵活性、手指跨度等方面都会受到。这个年龄节点是9岁,也就是说如果过了9岁才开始技术训练,基本上不太可能走专业演奏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