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考研初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对考生来说时间更加宝贵了,不能浪费一点时间以及不正确的复习方法都会影响我们的进度,在越来越紧张的环境下,如何正确的复习呢?为此,小编整理了“2020
考研政治:毛冲刺复习背诵(十二)”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级阶段理论
一、初级阶段是我国大的实际
(一)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对我国社会的发展阶段的看法。 1959年底到1960年初,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是不发达,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并认为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肯定需要更长的时间。 2.的初级阶段理论。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在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他首次明确提出了“我们的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论断。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根据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基本路线。 1997年党的十五大深化了对初级阶段的认识;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回答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这样建设。
(二)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二是我国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一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界定。 第二层含义是对我国发展程度的界定。 因此,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走上道路都要经历的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正确把握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承认可以不经过资本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道路,这是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认识根源;另一种是认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达到的发达阶段,这是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主要认识根源。 2.初级阶段与新社会的区别 既有多种所有制并存等共性,更有社会性质不同等实质性区别。表现为: 经济基础上,前者是公有制占主体,后者是公有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后者占主体的经济是个体经济。 阶级关系、社会矛盾和主要任务不同。

前者剥削阶级整体上已经不存在,后者存在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性质不同。前者已经属于社会,后者属于由新向过渡时期。 3.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认清的实际,重要的是认清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也是认清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初级阶段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科学地认识国情和把握初级阶段的理论,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既排除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避免出现“左”的倾向,又可以背离的错误主张,避免出现右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