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_xian
返回返回 教育头条

考研政治备考之常考点推荐

学习经验 考研

2019年11月28日 19:31:37
2020考研初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对考生来说时间更加宝贵了,不能浪费一点时间以及不正确的复习方法都会影响我们的进度,在越来越紧张的环境下,如何正确的复习呢?为此,小编整理了“2020考研政治:毛冲刺复习背诵(八)”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对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对道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大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1928年 10月和11月,在《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分析了农村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战争时期,深入分析了近代的国情,论述了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 1936年以后是道路理论达到成熟和发展的阶段。在1936年至1939年先后撰写了《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和党》、《〈党人〉发刊词》等著作,标志道路理论的完整确立并达到成熟。到1949年底,人民夺取的城市已约占全国城市的98%。至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得到了完满实现。七届二中全会宣布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二)新的三宝及其相互关系 1939年10月,在《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这三者的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战争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
1.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 (1)建立统一战线的特殊重要性 在,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第二,近代经济政治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导致了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取得全国胜利。 (2)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存在着内外部的多种矛盾。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 (3)实现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①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是实现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②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这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条基本原则。
1948年1月,专门论述了在统一战线中与被的关系问题。他说: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率领被(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第二,对被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 ③坚持阶级分析法制定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 ④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结成尽可能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以促进本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4)实现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一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第二,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是在同资产阶级长期的复杂关系中走过来的。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三,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 第四,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马克思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武装斗争是的主要斗争形式 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3.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1)党的建设的特殊困难和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再加上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如果大家通过上面的阅读,还想了解更多考研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我的微信18560125702,我会为你匹配最适的学习方案,选课有问题,快来找学姐,嘻嘻。返回教育宝头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教育宝无关。教育宝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

相关推荐

400-029-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