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语,阶段性就汇集了槽点满满。原因是雅思考试的题太怪,而不是太难。阅读和听力还好说,口语和写作,为了避免童鞋们出现这样的念头,总结了这些年雅思口语&写作的神仙题,来确保大家只会和考试题互相伤害,而不是出考场后互相伤害。
看看今年的换题季,雅思口语题库作了什么妖?
1. 种子是如何长成植物的?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growing a plant?
请问你在逗我吗?说好的雅思口语贴近生活呢?这是生活吗?这明明是生物课啊啊啊啊啊......很多童鞋就郁闷了,就算我生物课学的很好,可是这个过程怎么来描述啊?Part 1可没那么多时间让我解释,考官也没那么多耐心听。
别害怕,有办法,我们无需描述这个成长过程,问题问的是如何,我们说说植物有哪些帮手就好啦。
阳光-sunshine,氧气-oxygen,营养-nutrition,以及生命之源水-water。终的答案是:在这些外界因素的teamwork(幽默一下,用拟人手法),随着时间的流失,种子就变成植物了。
简单吧?
难度低于在植物从里梦游仙境的爱丽丝
2. 有什么特别的树?
Are there any special trees in your country?
平日爱喝肥宅快乐水的烤鸭,听到考官这样问,分分钟想,有没有?
表愤怒先,冷静一下。毕竟,这个“特别”的标准掌握在你的手里,你说特别就特别,毕竟,雅思口语考的是你的口语水平,而非是否符合事实。
的推荐是桑树(Morus),因为桑树浑身都是宝,桑葚(Mulberry)是非常美味营养的食物,欧美人一听到berry是很共鸣的,他们爱吃浆果,而桑叶则是蚕(silkworm)的食物。蚕吃完了桑叶吐丝,丝织品是特色,也是丝绸之路(Silk Road)诞生的基本元素。
一棵树,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还不够特别嘛?
丝绸之路在陆地有,海上也有
3. 为什么有人总是去同一个地方旅行?
What do you think of some people always go traveling in just one place?
很多童鞋的一反应,都是“You ask me, I ask who?”
这个时候,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标准了,把写作课上的思路拿到口语课上面来,才不会被对方考倒。回忆一下一道写作题“讨论国际旅游的利与弊”。
国际旅游的利,我们都了解了“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升级社交圈,增强自信心”。所以,improve knowledge, broaden horizons, upgrade social networks, greater confidence抡着往答案里招呼就好。
这是理性的原因,我们还可以再加上感性的原因,此前来有美好的回忆(sweet memories),以后再来可以重温(recall)。
如果你觉得还不够,就把强迫症(OCD)拉出来当挡箭牌吧。咱们人就是多,多拉点关系出来,不丢人。
就像医护人员一样,不把每个地方都弄遍,誓不罢休
4. 在哪里看星星比较好?
Are there any good places to look at the stars in China?
都不用童鞋们动手,已经想打雅思考官了。我们晚上都在教室,在补习班或者在家啃书本刷题,哪有空给你找看星星的地方,你以为这是拍韩剧啊?
不过,说到韩剧,我们还真可以找到点思路,毕竟中日韩同属儒家文化圈,即使受到欧美浪漫思潮的影响,也会保留一定的共性。
韩国庆北有一片萤火虫的繁殖地,位于深山,韩剧经常去取景。此外, 济州岛有一片草原放马场,也是韩剧迷的网红打卡地。
因此,我们的答案有了,首当其冲是的深山(remote mountains),星星和萤火虫(fire fly)一起点缀的夜空美爆了;还可以去大草原(prairie),一望无际,无边无垠,和星空融为一体(2 become 1)。
说不定考官听你的答案都能脑补出这样的场景
2. 雅思写作
不到一个月前的10月26日,雅思写作的题目狠狠地拉了一波仇恨,而且更奇葩的是,这道题在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7月11日,已经考过了。Back in time,还没有入行。
Some people think that companies and individuals should clean up the pollution they produced an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pay for it. To what extend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这道题之所以奇葩,是因为套路太深:相当一部分童鞋,会在看到pollution后自动在大脑中检索有关环保的素材,但问题在于,这道题的重点根本不在于环保,而是在于谁为污染买单啊,啊啊啊啊啊......
所以,明白很多人愤怒的心情了吗?唯有套路得雅思的心。
所以很多烤鸭在深圳的暴雨中凌乱
何况,哪怕你审题正确了,剩下的思路,想要顺畅拓展,也不容易。因此,奉上头脑风暴:
其实,这道题的关键在于谁为污染买单,所以,开头段落后的引入点,可以放在钱上。
再回顾一下此前分享的环保类开头:自从人类诞生在地球上,这个星球(this planet)就给人们提供了大量优质资源(high quality resources),所以人才能生存(survival)、繁衍(offspring)到高水准生活(a high standard of the life)。但是近些年来,为了经济利益(profits),人们破坏且污染了环境,治理迫在眉睫(emergent and necessary)。然而凡事皆有成本,必须有人为此付账。从我个人角度出发,公司和个人造成的污染,他们自己要付账,而不是(instead of)由负责。

一个分论点,从的角度出发。
是一个公共组织(public organisation),主要职能是服务大众(to serve the public)。一方面,需要操心各行各业(each industry);另一方面,需要处理各种意外和紧急事件(emergencies and accidents)。所以,承担着巨大的责任(undertake great responsibilities)。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税收(taxes)。近些年来,减税是世界的潮流(trend),所以,不可能有太充裕的预算(budget)。如果一旦要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个人和企业造成的污染上,其他的领域投资,就会被削减(be cut off),例如,医疗、教育和住房。而这些领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firmly connected with),一旦受到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度都会降低(less harmonious)。
第二个分论点,就是那句常说的,谁污染谁治理。
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numerous indiviuduals)组成的,而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遵守规则(obey some rules),为自己的行为(one's own behaviours)负责,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和谐(peaceful and harmonious),让所有人继续快乐生活,创造价值(create value)。如果个人和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让任何人去花钱治理显然并不合理(unreasonable),更不公平(unfair)。因为,这污染并不是任何人造成的,例如,。糟糕的是,如果为个人和企业的污染买单,那么企业和个人肯定会更加肆无忌惮地(with nothing to concern)去污染,因为他们不必负责。终,环境只会越来越糟糕(more and more terrible)。
结尾段落,还是老三样:总结观点 呼应开头 升华主题。有了前面三段,相信所有烤鸭都可以把结尾写完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