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技巧:学唱歌这四点一定要记牢,过于紧张的下巴和脖子,我们感到紧张的时候,或是想要唱高音,就会不自觉扯着嗓子,脖子会变得紧张起来。你要放松脖子,同时肩膀也要放松。唱歌时可以轻轻地扭动脖子。下巴也很容易紧,需要一些练声的辅助练习来温和地放下下巴。
咬字的误区
在歌唱中,正确的咬字应自然流畅,这就需要我们训练时要把呼吸吐字放在自然的基础上,如果把喉咙过分夸张起来,字就会咬的很不自然,如果不自然,情感就无法完整的表达出来。
所以咬字的误区是:如果靠后咬字,声门就无常闭合,声门不能正常闭合,字就咬不清楚。因为声音的力量准确的讲是来自于“声门’的闭合,而不是来自于腹部肌肉。所以正确的咬字移动要放在”声门“上字才咬的自然流畅。也因为“声门”是呼吸的大门,字放在“声门”上才能有效的和气息衔接。
呼吸的误区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到目前为止已经被普遍认为是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但仍有很多学生苦闷于呼吸训练中做得很好,而发声时气息却不够用。
有关呼吸问题的误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吸气时气息到达的深度不够,即没有吸到技术所要求的到达“肺的底部”。引起气息浅的原因和本能呼吸习惯有关——扩张只集中在肺的上半部分,这和歌唱所要求的“吸到肺的底部”显然是大有区别的,也就是说,腰腹肌的能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遇到较长的乐句需要气息量加大时,肺叶的下半部分气息得不到有效输送,而觉得气息不够用。二是气息与声音缺少有效配合,致使声音“搭不上气”。
因此我们主张呼吸和发声训练结合一起练习比较好,因为气息和声音是糅为一体的,呼吸训练不能脱离歌唱实践而单独存在。我们要建立这样的歌唱意识:只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才是有效的声音,只有正确作用于声带的气息才是有效的气息。
共鸣的误区
常说的口咽腔打开就是我们说的“打开喉咙”,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舌头”在口咽腔打开过程中的状态。很多学生把缩紧舌头误认为是打开喉咙,结果造成舌部肌肉僵硬和压喉,一方面破坏了基音形成的良好状态,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口咽腔的顺利打开,良好的共鸣音响也就无从谈起。口咽腔打开的关键要做到:在稳定的基础上松喉咙、松下巴、松舌头,使这几个部位处于“自如”状态。
过分强调头腔共鸣,造成声音听觉上的“假、大、空”现象,却误认为是产生了共鸣。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声门闭合无力、气息泄漏、声音沉闷、空洞,失去了良好共鸣所应具备的音色。
有学生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产生了胸腔共鸣。这种声音乍一听似乎很有力度,实则是喉和胸部压力过大,用了纯粹的“力”,而不是“气”,没有体会到共鸣产生时胸、肺部的松弛和气息的流动。
因此,人声共鸣要建立在整体的基础上,没有良好的基音作基础,就不可能产生丰富的泛音,也就不会产生各阶段的共鸣了。所以我们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务必要考虑共鸣产生的基础和它的整体性,任何强调局部共鸣的要求都是片面的,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