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书法临帖 观近现代之大家,大多师出名门。然而最终的造化则在于自己。 平时临帖、创作,写书过程中时常有些小感悟,顺手便以小纸条记下,没有诸多的理论,只是在实际书写过程中的一些总结。
临帖“像”与“不像”各有其益,也各有其弊。 “像”则易得古人之法,易得古人之神形。正如孙过庭《书谱》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所以“逼真临摹”也非常重要,很多人以为临摹只要抓住大概就行。其实,所有的气韵神采都应该是建立在笔墨书写的基础上的。“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有许多人被困于此中。临帖很像,技术很到位,一旦创作就不知道从何下笔了。临帖与创作全无干系。见过许多朋友临帖精到而创作粗疏。 “不像”则不需斤斤计较,然又恐不得法。关键把握好自己的一个“度”。临摹创作要结合好,临摹以理解为上。
笔法需要仔细体会,有时对字形略有所“破”亦未尝不可。 平时临帖,喜取墨迹本,极力求取其用笔之道,每一细微之处,绝不放过,以求把握更丰富的技法,尽力完善自己的技法系统。然又喜《淳化阁帖》、《大观帖》、张旭怀素之刻帖等。何也?刻本字合为一处,品味其章法空间,结字布白,自有其妙处。 若善取之,则自有“新”得。
我临帖,先以拷贝纸细摹数遍,数十遍,体味每一处技法。“至细至微”之处更当揣摩,细处更是古人用笔之精妙处,处处皆当用心领会。再临,以求笔法与形合。临摹也要体会一种书写的过程。再放大写。放大稍难,然而以此可以加强对用笔力与空间的把握。大字自有其用笔系统,以此也可以找出自己书写之不足。写大字,人多用笔粗疏。但通过写大字,技法水平、空间结构、笔力强弱、谋篇布局之能力,皆可从中有所收获。 初时临帖,先取一家,极力深入。唯其深入方可见古人之精妙处。
体古人之笔,会古人之意。无论用笔、字法、章法,皆合此一家。“竭力专精”以求纯正。纯正深入,方有体会,方有感悟。有此基础,再泛开来,然而“眼可多看,心不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