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瑜伽只是停留在外在,忽略了内在与情绪意识的交流,那都不是瑜伽...
瑜伽体式的练习,只是为了打开我们的心能够更加的提高觉知力
觉知就是修习此法者,通过身体的适量运动打开表层,气能方能进入里层,而形成的一种身进入心的体验。
觉知是身心同时发生的,而不是身心分离者可以体验到一次觉知必须包括身心同时发生的一次动和一次停,
此二者缺一不构成一次觉知
生命本是个伟大的谜,了解生命本身,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莫名的焦灼与恐惧,盘踞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从哪里来想要到哪里去……
我们即不自由,也不快乐!
我们渴望爱,但内心却变得越来越冷漠。
这一切究意是为什么?
克里希那穆提打动我的一句话,“自由的心”如“感恩的心”

瑜伽的表面是体式,
体式是瑜伽的深层对话,觉知体式只是工具,当你能够在体式中开启专注自己的身体,内心态度这才是你真正瑜伽的开始....
瑜伽可以净化身心,一场完整的
瑜伽练习结束后,身体会变得如此轻盈通透,内心也会得到愉悦和平静。
瑜伽教会我们彻底的臣服,不要和时间抗争,创造一个空间让平静和和谐来给灵魂输氧。 瑜伽就像你在繁杂的多窗口中重启你的
电脑,重新开机后机器变快.....瑜伽更能明理明志,平时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惑难题,似乎也可以在瑜伽世界开创的哲学中得到解答。
瑜伽语录《瑜伽经》描述:
疾病、怠惰、犹豫、疲弱、物欲、谬见、精神不集中、注意力不稳定,这些都是令意识分散的障碍,以及忧虑、紧张、呼吸不匀等。练习瑜伽可克服这一切。如果因为没有出汗,不够带劲,而练习快节奏瑜伽,什么内观流,都是作为了借口
如果缓慢的练习,停留中不够专注,涣散,都是脱离了瑜伽,你要寻找真是自己
《瑜伽经》描述:通过锻炼、训练、去执,就能控制以的五种意识。
坚持不懈,就能打下牢固的基础。
不执着就是对物质闻,毫无欲望,知道了真我,对世上种种都无欲无求,是生命高的境界…
执着于倒立,后弯,高难度动作,急于表现自己,同时自己的外表,包装,修饰,虚拟自己,都是脱离瑜伽
《瑜伽经》描述:除去障碍的根源:
无知、我执、迷恋、厌弃、贪求,是生命的五种障碍 我们联系瑜伽随时都要对峙着五种问题,而不是动作外表,越追求越脱离瑜伽]
瑜伽体位法的习练就是导引内气的运行

在《博伽梵歌》、《哈他瑜伽之光》中,都反复提到了气,大家也都知道瑜伽中的五种气:Prana/Apana/Samana/Udana/Vayana
这五种气类似于我们道家和中医讲的:元气、中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只是按身体的不同区域、不同用途给予了分类,总体来讲,就是我们身体的内气。
《瑜伽经》、《哈他瑜伽之光》中都提到了气,特别是哈他瑜伽之光中,就是通过炼气来打通中脉。
通过这种呼吸法(调息),遮蔽内在光明的karmashaya(业力集合)屏障会变薄、消减、消失。
由于身体的有限性和只会进化,人体的觉知都是成对出现的,呼吸时是有入必有出,经行时是有右必有左等,对觉知的培养是一切正法的根本着手处,它是判定法之邪正的尺度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