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犯过的错误,自己不要再犯第二次,总结经验教训,大程度的避免,能让
考研事半功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很多考研前辈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这十点点比较有共识的失败原因。一起来看看!
一、考研决心不坚定我们身边总是不乏有考研、考
公务员/考教资双管齐下的小伙伴,啥都想考,啥都想试试,那结果自然是啥都不怎么样!考研决心不坚定,纠结来纠结去,只会反反复复耽误很多时间!既然想要考研,就要一心扑在考研上,三心二意可不行!
也许现在的你还没有想好自己到底要不要考研,也不知道当你下定决心做出的选择到底对不对。其实小编就要告诉你选择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合适。也许在未来也会有人告诉你国内的研究生毫无前途、早日到社会中磨练是比考研要值得……但他们不是你,你需要做的,是看清你现在的情况,等未来更优秀自己的出现!
二、纠结目标、战线有些小伙伴,抱着“我先慢慢准备着,不管多久再考都一样”的心理,迟迟不去确定目标专业和院校。边备考边做决定,肯定多多少少还是会影响你复习的进度。
特别是当很多在职的朋友,常年忙于工作就更容易将考试的战线拉得很长,觉得自己只要一直在备考就不管多久考试都一样。但其实且行且看远不如朝着既定目标飞奔来得快,慢慢备战也比不上鼓足勇气破釜沉舟努力一年的学习要更加值得。需要着重提醒大家的一点就是,方向一定要优于行动,你要去哪个学校,你要去哪个专业,以及现在的你要不要直接用一年的时间备考,这些都需要提前明确好,不能在备考的时候还在思考。
你需要做的是拿出一点时间,查找资料,询问身边朋友的意见,做出自己的决定。时间可以被用来花在甚至浪费在做决定上面,但一旦做了决定,时间就必须全部用在执行决定上面,而不是反复怀疑你做的决定。
三、纠结资料的选择参考书、真题、论文、笔记……各种各样的考研资料难免会让人觉得无从下手。很多小伙伴在备考之前都会认为参考复习书籍要是买不齐、找不到,没法开始学习又漏掉考试知识点岂不惨了?宁愿先花时间把资料收集齐全了再去备考。末了你往往会发现直到考试结束,仍会有些书一直未被打开过。那么多资料,很容易在备考的时候犹豫到底该看哪本书。纠结的这个过程本身就在浪费你的时间。其实考研不用担心会因为没刷这套题而错过了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原题,如果会担心,说明你对自己还不够自信。建议大家选择一些基础的必备资料就行,吃透啃透,再揉入自己的思考,将遗漏的知识点补上。
四、备考偏向某一科我们平时听到过太多例子,“这次考试就栽
英语/政治/数学上了”,“如果某科能多考些分就好了”……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你过于偏向某一科,而忽视其他科目。每一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重要性。要学会合理安排各科的备考时间,根据自身基础,以及各科的难度如何来分配时间,不能厚此薄彼。各科的分数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你付出多少相关。
五、手机玩得忘乎所以我们都亲身体会过,手机就是一个魔鬼!一打开手机就根本停不下来,工作信息、朋友聊天、还有各种完全是用来打发时间的
APP,常常时间一晃就过去半小时。
其实玩备考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累的时候玩会儿,更有助于大脑放松。重要的是把你的时间安排好,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可以在零碎的时间完成,然后排到时间表里,精确到每一天。养成一个这样的习惯,不仅是会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同时在工作中也会让我们在处理事情的同时更有条理性。
六、周围环境太糟糕夏天太热,不想学了;冬天太冷了,不想学了;身体不舒服,不想学了;今天心情不好,不想学了……这类理由总是可以轻轻松松找到。考研讲究一个坚持,没点儿恒心毅力,还不如不考研!对于每个考研的人来说,每段奋斗的路上都有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拼命努力的自己。
七、备考爱进死胡同对于有点强迫症的小伙伴来说,可能更有同感。有时候为了一个难题,耗上半天时间非要搞出来,总是偏执地想自己解出来,这当然一方面是好事,可是这样会造成效率的极大下降。提醒大家如果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真的遇到难题了,一定要及时要跳出你的"思维圈",及时向身边的人请教,一个人效率太低,学会寻找周边人的帮助。

八、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考研的备考时间说长也长,说短还真挺短的。尤其是到了后期冲刺阶段,时间简直是飞逝。一手忙脚乱,备考节奏就容易乱,效率也很有可能也跟着降低。时间不够用,几乎所有考研人都会遇到。假如再给你三个月,照样还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即使到了后期,也不要太过焦虑,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按照自己的节奏认认真真地看书,查漏补缺。特别是对于我们在职的小伙伴们来讲,本来平时的学习时间就已经相当紧凑,切不可在末了时期乱了阵脚。退一万步讲,即使你真的有些地方看不完了,也不要仅仅为了看完就走马观花似的随便看完就算完事。摒除一切杂念,安静下来考研,时间会证明你的选择。
现在20考研的朋友们都要开始正式进入复习阶段,更应该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复习上。利用这后半年的时间加紧冲刺一回,为自己的目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