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的提问越来越多,许多问题非常有价值,但也有很多误区是经常、反复出现的。新人的比较癖就是其中之一。
酷爱比较,但范畴不分。许多同学酷爱比较,而且一比再比。例如之前我在公开课里面提到的那个比较:刻板印象、基模、涵化、框架、议程设置第二层、意识形态,虽然公开课说过,但第二天马上又有人要比较,比的我哭笑不得。的确,刚接触传播学的同学学到新的理论,肯定愿意用比较来加深印象。但是比较要有比较的基础,尤其在学术研究中,比较要慎之又慎。
为什么?因为很多同学认识比较,只是一种表层的比较。这种表层的比较只关注于“它用来干什么”,也就是“研究对象是什么”。我理解为什么许多人要拿刻板印象和基模比,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刻板印象和基模都是针对的是“传播如何改变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所以他们就觉得这是可以比的。但他们忘记了:如果把这个思路拓展开去,其实每一条传播学理论都可以拿来比,比如说服也是可以比的,宣传也是可以来比的,把关也是可以拿来比的,因为传播学大部分理论终都会或多或少的落实到“传播如何改变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上。而他们对理论的认识又是非常感性,非常混乱的,这就使得越比较,越是把所有的一切都混在一起,成了一锅粥。
一个真正的,有学术价值比较,首先应该确定自己在比什么,为什么比。比较是突出不同,但如果都是不同,那比较就毫无意义。所以比较应该尽量控制在同一范畴之内,范畴就是它们在知识谱系中的共性。比如框架和议程设置第二层,它们都是属于传播效果理论,这决定了它们大多数的基本假设、研究路径是一致的,这样情况是有可比性的。当然,有些时候我们也会做一些超出范畴的比较,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比,而是先画个表格,写以下的几个部分,回答自己这些问题:
理论背景
这个理论是从什么样的学科背景和世界观中衍生而来的?是受了谁的启发而来的?它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例如框架和基模,它们都基于心理学,一个是社会心理学,一个是认知心理学,是不同的分支。又比如拟态环境,这是一个早期的传播学概念,它在后期实际上是不断被各种各样的传播学理论具体化和更新的。还有霍尔的解码模式和选择性理解,其实前者的批判学派色彩就告诉我们,它研究的不是简单的效果这回事,而是背后的文化斗争与阶级斗争。
理论性质
这个理论是归属于什么范畴的理论?它是属于我们既有框架中的哪个部分?为什么要归类于这个部分?另一方面,它是什么样层次的理论?它是一个宏观层次比如拟态环境这样的整体性描述,还是一个如议程设置、涵化这样的中观甚至微观,并且带有详细的操作上的表达?
适应范围
有些理论是描述中期、长期的影响,有些理论是描述短期的影响。有些的研究是描述静态的态度改变,有些研究是描述动态的说服过程。有些理论使用有前提:它只是针对于某些时刻的某些对象。人们很容易脑补理论,而忽略了这些限定性条件。
理论传承
很多理论其实本身就有传承,例如自我互动和主我客我,它们相像的原因是米德和布鲁默本身就是师徒关系,这两个理论本身就有传承。另一方面,批判有时也是一种传承。如选择性理解和霍尔的选择性解码,其实霍尔本身就强调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对选择性理解背后隐藏的多元视角和意识形态缺失有强烈的批判。
翻译和概念问题
这个就是我们国家特有的问题了。传播学教科书长期对词汇、理论的翻译缺乏标准,大多数的传播学概念翻译没有统一。另一方面,许多同学愿意自己看论文,找书,但这些书有时又会提出许多似是而非的概念,结果人提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复杂,比如一个“媒介环境”,至少可以找到七八种不同的解释。这种与其说是比较,不如说是先找到它的原始提出者和提出定义,有可能他们只是字面不同,但其实真的鸡同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