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经验分享 做题技巧。2019考研大势已去,2020考研已经近在眼前了。不知道各位考研党们现在是否已经制定好了适合自己的复习备考计划。下面小编对2020
考研英语经验分享做了总结,希望能帮到即将考研的各位考研党们,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四步走战略
01 浏览提干,圈关键词
02 略读全文,抓住中心
①我们要常常关注首段,它可能是中心句、核心概念
②段首和段尾句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他部分略读,有题干的重点读)
③读完之后要知道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④一篇文章作者的大致态度我们一定要把握清楚?
03 仔细审题,返回原文
(审题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仔仔细细看清楚题干,把题目与原文建立关系)
我们可以用定位原则:
①首先从题干出发,寻找文中关键词。(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也可以从段落中定位原则。因为一般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段对应一题。
★一定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04 重叠选项,得出答案
①其实真题中每一个选项都对应着题目原文的一句话一般根据经验来说,有和原文一模一样的选项 ,这很有可能是错误选项,大家要慎重。
②每次做完一道题,都要有选一这个个答案的理由,问问自己为什么不选别的,要找到关键信息,一般是同义词替换。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例证题
①注意例题中的关键单词,引入话题的单词。
②仔细阅读该例证的上下文,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找到了观点就是找到了答案。因为一般来说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
④找到了该论点之后,去和四个选项进行比较,之后得出四个选项中与该论点一致的答案。
我们在做在阅读中,要是遇到比较长的例子,我们可以在原文中对其进行圈画,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指代题
①这种题只能返回原文,仔细找出出题的指代词,一般来说是很容易找的。
②找到之后,再仔细阅读附近的几个句子,明白它大概什么意思,这种一般离答案不会远。
③然后把这个单词的意思代入到选项中,看其意思是否通顺。找出较佳答案。
词汇题
(代入法)
①这种题只能返回文章去阅读,找到这个该单词出现在第几段。
②再看看这个单词是形容词还是什么名词或者其他的词姓性。
③一般是从上下文来找,大部分是在词汇的前后几句中可以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再将这个单词替换一下看看意思对不对。
④一步步筛选,之后找出四个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相,即那就是答案。
有几个要注意的点:
a.如果单词简单,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勿选。
b.这种题的正确答案一般是在它出现的附近句子里面,千万不能由字面意思瞎推。
c.还有一种隐蔽型词汇,它的题干目与和原文的某句几乎完全重合,只是一个词被替换而已,这种就要小心了,千万不能选,肯定是错误答案。
句子理解题
①这种题型基本上就是返回原文找到原句。自己理解全文大概的意思,理清脉络,把握文章整体大意,尤其是作者感情,对解题很有帮助。
②通常正确答案呵和原文的句子意思应该是完全相同,只不过是用其他英语词汇换种表达而已。
推理题
(就近原则)
①标志: learn, infer,imply, inform
②看是否可以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依据选项返回原文。一般要围绕文中的一两个重点进行推理。推理题无论通过题干能不能定位,我们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两点上。
③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先不要进行推理,若有一个选项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样,则该选项必然是正确答案。推理题不是考察我们的想象力,它实际是考察我们原文中的某几个点,如一个、两个点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读透了没有。因此,不推的比推的好;推的近的比推的远的要好。
④推理题的就近答案原则: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远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间接推的好。(原文的某句话变个说法)
注意:做题时不能想得太多,推得过远。是否把原文读懂才是关键。
作者态度题
①这种题作者态度一般是积极的。
②四个选项的基本意思要懂。
③千万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④可以从原文中找一些具有感论坛彩的词。如:happy,sad
⑤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别搞错了对象。
判断题
①找到原文对应的具体句子,对应着四个选项。
②做题是要看清题目即可。
重点题型中的几个问题
①词汇题:字面意思不是答案,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其深刻含义
②句子理解题:一般不要求推理,只看句子本身。
③推理题: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原文的重现,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推理从原文中得出。
正确答案的特征
①正确答案经常与中心思想有关。
②正确答案的位置,比较常见的三个位置是:段首段尾处、转折处、因果处。
③正确答案经常运用的原则是: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④从语气角度来看,正确答案中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用词。如:can, may, might, possible, not necessarily, some.
⑤正确答案经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错误答案的特征
一大层次:
①无中生有(未提及的概念);
②正反混淆(选项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正好相反);
③所答非所问(虽然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符合原文,但和题干搭不上边)
第二大层次:
①过分肯定;
②扩大范围(注意隐蔽型的扩大范围mostly);
③因果倒置;
④常识判断;
⑤推得过远;
⑥偏离中心;
⑦变换词性。
常识判断:如果一个选项仅仅符合常识,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还要看文章中类似的意思有没有出现;如果一个选项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是正答案。能够不由自主地按照正确的思路解题了,才表明我们正确掌握了这些技巧。
考研英语到底考什么
1.观念转变和方法转变(close reading细读)
考研考察细读、辨别能力。
2.阅读的重要性
3.考研文章类型的分析(来源、内容、体裁)
①来源:西方大学的一
二年级课本、西方报刊杂志(从97年以后主要来自西方报刊杂志)
②从内容角度把44篇文章分类: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新的趋势是人文科学的文章。
文章的分类:(共44篇)
(1)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有30篇
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
分析:政治学,从89-03没有出过题,因为西方和东方的意识形态存在差异性,避开敏感话题,没有出过;
经济学,每年至少一篇;教育学,隔年出一次;传播学,隔年出一次。
总结:泛读的重点 - 经济学、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
(2)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有10篇
10篇中,纯而有纯的自然科学很少,只有约4篇。命题集中在科学史方面。
出题的原则:一般性原则,公正性原则。
总结:泛读自然科学的文章,少读纯自然科学的文章,多读简介科学史的文章。
(3)人文科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还剩4篇)
分析:88 - 99年,11年中从未出过题。
00年(3)文学评论 - 未来诗歌;
00(5)散文 - 雄心壮志;
01年(5)散文 - 我这个人的一段心路历程;
02年(1)讲幽默,题目有迷惑性。
总结:人文科学出题有抬头趋势。
③从体裁角度把44篇文章分类: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
多读:议论文、说明文。(从来没有出现过记叙文,应用文只出过1篇)
④从语言上,以美国英语为主。突显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应该多了解一些美国的基本概况。较好有一幅美国地图。
4.新大纲中对于阅读理解的总体要求(阅读速度和8点阅读要求)
①阅读速度:(02年开始为4篇x 5题)
每篇文章略有增加,但增加不大。要求文章读得更细了,用close reading (细读)的方式击破考研阅读。比较适合的阅读速度为:45-50/分
②八点阅读要求:
(1)能够抓住文章中的主旨大意、
(2)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概念性的含义(concept),
(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的能力(解体思路应尽量适应命题专家)
(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含义,
(6)理解文章的谋篇结构及段与段、句与句的逻辑关系,
(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态度,
(8)区分论点和论据
③新大纲提出的三点要求:
(1)词语的概念性含义
(2)理解文章的谋篇结构
(3)区分论点和论据
5.新大纲的特点(3个):
①放慢作题速度(closereading仔细阅读),阅读速度要求我们读得更细更慢了;
②词的变化(passage变成了text),文章总体结构的把握,这要求从结构的角度来读文章;
③命题范围没有任何变化。
④强调时效性。考研阅读“赶时髦”,与当今形势联系较紧,多看一些时文(经济方面)。
97年(1)法律时文;97年(5)经济时文;96年(3)经济-劳资变化;
99年(2)互联网;01年(4)全球并购浪潮;02年(4)安乐死
阅读理解的做题误区1.读的太快,做题靠印象和直觉。(要求每一道题回到原文去找答案)
2.先看题目,后读文章。(与先读文章后看题目的比较)
考研阅读方法:先通读全文,重点读首段、各段的段首段尾句,然后其他部分可以略读,再审题定位,重叠选项,选出答案。要有把握文章宏观结构、中心句的能力。
3.阅读中需要特别注意并做记号的有:
①标志类、指示类的信息。
a.表示并列关系: and; also; coupled with等
b.表示转折关系: but; yet; however; by contrast等
c.表示因果关系: therefor; thereby;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等
d.表示递进关系: in addition to; even; what'more; furthermore等
e.表示重要性的词: prime; above all; first等
以上关键词有助于我们对文章逻辑结构的把握
②具有感论坛彩显示作者态度的词: blind盲目的(贬)excessively过分的(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