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
雅思二考过的考生都感到愤懑,明明想去刷小分,可口语分数上去了,写作分数又掉下来了。那么,两次雅思考试分数浮动,到底有哪些原因,又应该如何避免呢?
理论上讲,雅思考试的难度应该是稳定的,连续两次,不可能有多么“质”的飞跃,无非是一些因为临场状态导致的偏差,加减0.5分都是比较正常的。可是1分的差距,感觉这个考试真的不靠谱。
那么,这个锅到底谁来背呢?
1.雅思考试
虽然我们刚刚说到,雅思考试整体会控制每一次考试的难度。但你还是会感觉,每一次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稳定的。有些不稳定是由于考试材料不同,考试的熟悉程度不同造成的,还有时是由于我们对不同题型的擅长程度造成的。
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我曾有有连续两次考试,一次听力考到9分,第2次连考听力只有7分,这样达了2分的波动。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会选择连报的原因。万一第1场考试题目因为客观太难、又或者主管不擅长,连报都能多多少少的避免这种问题。
2.考试状态
第2个很大的影响我们分数的因素,就是我们那次考试的考试状态。
以写作单项为例,它是笔试部分的后一门,所以很大程度上会被听力和阅读的状态干扰。
如果前面的听力阅读都做得比较顺,写作的部分相对心情会更好一些,发挥也会好一些。但如果前面听力和阅读完全心态崩了,写作再想状态集中的去完成是不太可能的,从而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得分。

3.自我感觉
第3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自己对自己写作的判断往往是不够客观的。
用我自己写作的感觉来讲,如果在正常状态下,每次写完之后我都觉得我写的文章是无可挑剔的,是我很好的发挥,我把我所有知道的观点或者是表达都用出来了,一定是分数非常高的文章。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当我把自己写的东西拿给其他老师看,或者拿给考官看的时候,还是能找出非常非常多的问题,不管是一些基础表达的笔误,还是从观点上的偏差。
这让我更加坚信,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对自己写的东西写得好或者不好的判断,往往也是有一定的出入的,甚至很多时候学生考完之后,感觉这次完全写砸了,但是后来的分数也还是不错的。说明他自己对于题目的理解,跟考官对他文章的客观判断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我们都能精准的判断自己的水平,还要考官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