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我们的培训学校在
招生的过程中,通过初期对学校产品的包装宣传,引起家长学生注意,赢得家长学生信任,打消一切顾虑,到了后一步交钱报名时,家长又突然犹豫了。是的,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每当在这个时候,家长都会衡量报名课程能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和即将失去金钱的痛苦。所以他开始犹豫和考量是否真的需要报名。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以下几招引导家长交钱报名: 1. 降低家长的决策成本
比如家长会觉得课程费用好像有点超出心理预期,要不要看看有没有便宜的,这是金钱成本;比如这门
乐器会不会太复杂了,孩子要是学不会,很浪费啊,这是学习成本;
比如学校课程是挺好的,但是孩子过来上课挺麻烦的,又远又不好走,这是行动成本;
算了,还是不用报名了吧!
你看,家长在后掏钱的时候就是这么纠结,他会去考虑到影响他消费决策的种种成本:金钱成本、行动成本、学习成本、决策成本等等。作为我们的培训机构,就需要准确的判别出家长可能要付出的成本,并给到“弥补”,降低他们的消费成本,这样家长才会毫不犹豫的掏钱报名。
算账对比
当家长准备掏钱报名的时候,他可能要开始算账了,也许他会觉得这个课程对孩子的意义不大,没必要报名,或者他觉得费用好像有点贵,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帮他算个账。
平摊:当课程的费用比较高时,我们可以把价格除以课时或者上课天数,算出每课时、每天多少钱,让家长感到划算。比如我们的全年课卖3000元,平摊到每天只需8块钱。
省钱:在同样的时间里对比做其他的事情花钱超出报名的价格,让家长感到报名是既省钱又有意义得多的时候,他就不会那么的犹豫了。比如我们一个暑假带孩子出去玩,报个亲子游的团,给孩子买各种玩具等大量的开销和所花掉的时间精力对比让他们给孩子报名课程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让自己不那么辛苦,相信经过对比,大多数的家长还是会欣然选择后者。 稀缺性
限时限量限身份,比如“我们的精品班只剩下5个席位了,再不报名的话,恐怕给您留不住了”、“1元课程,仅限前10位报名”,其实这就是为了打造我们的课程或者优惠的稀缺性,利用饥饿营销心理去促使我们的家长掏钱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