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是个说不尽的话题,有人打品牌靠口碑、有人维护客情关系靠转介绍、有人打营销跑市场、也有人四两拨千斤微信上见分晓,今天我们分享5种招生法,希望忙碌在寒假招生一线的同仁们用得上……
家庭
教育讲座
家庭教育讲座招生,是指通过线上(微信群)或线下(定期家庭教育专家现场讲座)多种形式,和家长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家长对学校有了了解和信任。如果有课外培训需求,就会选择该学校。
水润物细无声的,犹如家庭教育之于招生。家庭教育讲座开展之后,很大可能不会当天立马见效,但你用3个月的时间来执行,在3-6个月之后就会见效。而且一旦见效,发展速度会非常快,口碑效应也会非常快。
“有很多事情是短期无益、长期有益,要坚持去做,做完以后发展速度会非常快。”为什么很多学校会做强做大,很大程度就在于他们都在坚持做短期无益、长期有益的事。
>>>>
如果你真正想取得大成功,做这些公益事情时,一定要做到纯公益无广告。你做家庭教育讲座的时候不要期待在短期内会挣到很多的钱。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你很真诚地与家长分享,真心付出,给家长一些公益讲座,家长才能从心里特别认可你,这样在需要的时候才能更好招生。
专家专题讲座
专家专题讲座是在特定急需情况下开设的,可以直击痛点。
比如,
小升初专家讲座,主要内容是为家长介绍孩子要考某所重点中学,语数英分别需要学到什么程度?
还有中考专家讲座,主要涉及重点高中,中考需要多少分?近年来,中考状况是什么样?中考新信息有哪些?
小升初讲座
小升初的招生中,小升初讲座很见效,基本上讲座完了之后就会有收益,因为它能解决问题。但是,特定地区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的情况,比如北京地区的小升初要跟家长讲,朝阳区4所重点中学、海淀区4所重点中学,每一所中学重点班分值多少?普通班级分值多少?这一块内容**要专业的,如果这块谈得头头是道,特别吸引家长,见效会很明显。
中考讲座
如果是关于中考的讲座,可以要总结中考、高考命题方向后,免费出几张模拟卷子让孩子回去做,之后家长肯定会再来。另外,寒假期间或者3、4月份,校长们可以开中考命题讲座,开了以后**有效果。
专家讲座和家庭教育讲座不一样。家庭教育讲座需要连续做3到6个月,专家讲座可能只需要2-3个星期准备,就可以出效果。但是专家讲座要针对五
六年级和初、高中的学生。
>>>>
在专家讲座的宣传中,要指出问题的重要性,抓住家长的痛点很重要!可以先告诉家长,小升初的重要性以及掌握中考复习重点的关键性,接着告诉家长,来听我们的课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微信音标课招生
微信招生就像星火可以燎原,效果非常快。微信互联网招生需要先毁灭某个市场然后转化你的客户。什么叫毁灭呢?
例如,一次正常的音标课,10个小时一般收费200-500块。但是如果你说只需要教4个小时:两小时音标、两小时拼读规则,并且全部免费,学不会还可以继续学。这样的免费就使得本地区学员比较依赖。
因为你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5%,而你把音标课彻底毁了,95%的音标课市场都会被毁掉,毁掉以后你占据的这个地区就会有很大很大的上门量。
200人以上的学校,需要花两周时间。提前两周把学校的200名家长微信都加上,给家长打好招呼以后,一周之内招生150人上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微信招生特别适合艺术类学校招生,
技校招生,钢笔字招生。我的个人建议就是短期课程,比如说6天、10天写字速成,你就可以免费招生,你只收书费免学费,一定要在周一到周五上课,这个可以和公立的学校合作。
微信招生一定要后续跟上,否则火燃烧得快,灭得也快。在一个大草原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如果你只是一根火柴,烧完就会熄灭了。因此,上门量增加之后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课程跟上。
进校招生
首先,这个方法肯定不适合所有培训学校。如果是语、数、外课后辅导,公立学校很难愿意(几乎不可能)跟你合作的,但是艺术类课程,还是可以与公立学校合作的。
比如,与公立学校达成共识,每周拿出一节课,由你们培训学校给他们学生免费上课。大家晓得,这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成本。
在课堂上,让去公立学校上课的老师将赏识教育和幽默课堂相结合,树立教师的个人品牌,这个在进校招生中,是非常重要的。
六次免费课招生
招生还可以选择免费课招生,虽然这是土办法,但是有效。文化类课程要稳扎稳打,操作细节决定招生数量,教学效果和教务服务质量决定续班数量。
第1次免费课: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课堂以鼓励为主,营造快乐的氛围。课后和家长进行回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习惯和性格,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回顾(上课情况)、点评(作业笔记)和展望(有待提高地方)。
第2次免费课:了解兴趣爱好,多表扬孩子。轮流当干部,增强参与感,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
第3次免费课:采取一些活动,增加课堂趣味。
第4-6次免费课:两次活动课,让学生欢声笑语。一次感恩课,让家长高兴得泪流满面。拍一些孩子的照片,写上孩子的祝福,交给家长。总结知识点,让每个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引导家长发现孩子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