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准备
考研,就觉得准备时间越长,搜集资料越完善,我选择了好的辅导书,好的老师,我就能考上研究生了。但是比起这些,我觉得你内心是否准备好更重要。和其他大佬们的分享不太一样,我先从心理层面去聊聊。
是否准备好了考研,我觉得重要在四点,一、:想清楚考研的目的;第二:想清楚考研失败了后果是什么;第三:明白考研的公平性;第四,认清自己的基础,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毅力,选择合适的目标。选好了目标,就请你坚持下去。
首先,我想说的是考研的目标。问问你自己,你为什么要考研。是因为本专业不喜欢想跨专业,是因为想更深入的学习,是想以后找个好工作,是单纯为了拿一个文凭…在我的观念中,不论你是什么样子的想法,都可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考量,但是出发点没有好坏之分,所有的想法都值得尊重。但是我希望你能先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在考研的路上,不要盲目。我身边就有朋友,考研从大流,没有自己的想法,考研也不专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第二,我希望你想明白,如果考不上,你的后果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我考研过程中让我反复的焦虑,尤其是在89月,以及初试结束12月的时候。我对后果是很清楚的,如果考研失败,相比较同龄人,我少了一年的实习经验,我没机会找到好工作的。我得承认,每一次想到这个后果我都很难受,但是居安思危,正是因为我很清楚后果的严重性,所以我得逼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人的潜力也都是逼出来的。还是想举我身边的朋友为例,我身边有朋友考研失败的,这段时间真的过的很不如意。不甘心调剂,想找工作又缺少了工作经验。他们生活的窘境我看在眼里也替他们着急。所以我希望你认识到如果失败,失败了后果有多严重,当然想明白的目的是让你们尽可能的去避免失败。
第三,我想说的是考研的公平性。在这里我不得不说,考研不可能是**公平的,跨专业就是优劣势,本科差就是有劣势,这不可避免,我们自己考研选择的过程中不就是往更好的学校,更热门的专业去选择的么。其实有时候换位思考,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我招学生,我当然希望招到能力强的学生,学生到了实验室之后能够创造价值,当然不希望学生只是一个能考高分的低能儿。所以网上会有很多人说考研歧视的问题。
首先,考研初试看分数,但复试,老师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人对于综合能力这个概念是存在误解的(并不是初试分数搞综合能力就强);
第二,人生就像打牌,我们手上的牌是自己选择的,那么出身不好,说明了至少在初高中的基础积累不够扎实;跨专业说明了在高考选专业的时候选择是不慎重的。这些都怨不得别人不是么,考研就是给你一个改变的过程。另外在复试过程中,我也结识了很多一同参加复试的朋友,中间有很多985的学生,不是吹捧,但是的确985的学生总体上是更优秀的,很多人可能就复习了3个月也都考上了。但是也请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的比他们好(当然你要付出更多)。
第四:就是选择的问题。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要根据自己的出身和自己的能力,选择一个自己靠努力能达到的目标。我身边有一个朋友,他的基础一般,本科和我一样双非,但就是下定决心要靠浙大,但是的确浙大的计算机要求特别高,他也很努力了,初试杀出千军万马,复试也复习了很久,后很遗憾,我查了复试名单,总分77录取,他75。但是对于这个结果我其实有预料到,我们学校近三年考研浙大,没有人考上呀,这。。。。其实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是吧。
不过我说这些可不是为了打压你们的信心,而是想告诉你们的是,既然你想要考研,那么希望你想清楚你的考研动机,你的后果,希望你拼尽全力,不希望你考研失败了再回过头来想,如果当年我再努力一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