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告诉你执业医师针灸穴位汇总,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督脉
1、腰阳光:①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②功能:通经活络、调经固涩。③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萎,便血。
2、命门:①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②功能:补肾壮阳、调经固涩、强身健体。③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萎,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3、大椎:①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②功能:泻热通经、行气活血、止痉止痛、强身保健。③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4、上星:①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②功能:醒脑开窍、熄风止痉、通利五官。
③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
5、水沟:①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②功能:醒脑开窍、熄风止痉、通利五官、行气活血。③主治: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衄,面肿,齿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霍乱,温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疼。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
任脉
1、关元:①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②功能:补肾固涩、调经止带、保健强身。(足三阴、任脉之会。)③主治:(1)一切虚损: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消渴,眩晕。(2)泌尿生殖系统: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萎,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阴挺,崩漏,阴门瘙痒,恶露不止,胞衣不下。
临床应用:A、配中极、大赫、肾俞、次髎、命门、三阴交治男子不育症、阳萎、遗精、早泄、尿频、尿闭、遗尿(肾阳虚衰、针补法或艾灸);B、配中极、大赫、肾俞、次髎、命门、三阴交治男子不育症、阳萎、遗精、早泄、尿频、尿闭、遗尿(肾阳虚衰、针补法或艾灸)
操作注意:针刺前嘱病人排空小便。不能排空小便者,针应斜刺或平刺。
2、气海:①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②功能:益气固涩、调经止带、保健强身。③主治:(1)一切虚损: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临床应用:A、配灸关元、膏肓、足三里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B、配关元、命门(重灸)、神阙(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3、中脘:①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②功能:理胃肠,通经络③主治:(1)治疗一切胃肠道疾患: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2)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4、膻中:①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②功能:理气机、降逆气、止咳喘、通乳③主治: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 临床:(1)配曲池、合谷(泻法)治急性乳腺炎;(2)配内关、三阴交、巨阙、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3)配中脘、气海治呕吐反胃;(4)配厥阴俞、内关治心悸、心烦、心痛。
足厥阴肝经
1、太冲:①定位:足背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②功能:平肝熄风,泻热理血③主治:(1)肝胆病:眩晕(高血压)(透涌泉),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2)循经所过:巅顶头痛、肋间神经痛;(3)神志病:失眠,精神症。(4)妇科病:月经不调(更年期),乳腺炎。 临床配穴:A、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B、泻太冲、补太溪、复溜治肝阳上亢之眩晕;C、配间使、鸠尾、心俞、肝俞治癫狂痫。
2、章门:①定位:第十一肋游离端下。②功能:和胃利胆。③主治:(1)脾胃病: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神疲肢倦;(2)肝胆病:胸胁痛,疝气,肋间神经痛。 操作:平刺或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右侧可刺中肝右叶前缘,左侧可刺中脾下端,引起出血、疼痛,尤其肝、脾肿大者,防止刺伤肝、脾和结肠。
3、期门:①定位: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②功能:疏肝健脾。③主治:(1)胸胁疼痛,(2)脾胃病:呕吐、呃逆、泄泻;胃肠神经官能症。 操作注意:斜刺0.5-0.8寸,避免损伤肝、肺。
足少阳胆经
1、听会:①定位:耳屏间切迹前,听宫直下,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孔处。②功能:清热开窍③主治:头面病:耳鸣、耳聋,中耳炎。
2、阳白:①定位:在前额,眉毛中点上1寸②主治:头面病:面瘫,前额痛,目痛,目眩, ③刺法:平刺0.5-1寸或向下透鱼腰,或向左右透攒竹、丝竹空。)。“扇形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日1次,留针20-30分钟,同时艾条灸牵正、翳风,重症患者取针后加闪罐
3、风池:①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入发际1寸)。②功能:疏风清热,明目开窍③主治:(1)外感病:流感;(2)头面病:各种头重、痛(外感、紧张性、风湿性),目、鼻(感冒加迎香,过敏性鼻炎加印堂、翳风、迎香)、口眼歪斜(面瘫早期)、耳(耳聋、耳鸣);神经性头。(3)神志病:失眠,中风,癫狂痫;高血压。
操作注意:向对侧口角或向鼻尖方向斜刺0.5-1.5寸,针尖不可朝上(向对侧眼球方向),以免刺入枕骨大孔,刺伤椎动脉或延髓,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呼吸、心跳骤停。进针0.5寸后缓慢推进,若针尖有搏动感即退针,出针后观察半小时
4、肩井:①定位: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②主治:(1)项、肩背疾患:疼痛,颈项强痛,中风偏瘫;(2)妇科病(肝气郁结):乳痈(初起),乳腺增生 操作:直刺或向后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斜刺或直刺过深,以防刺伤肺尖,引起气胸。此处针感不明显,勿寻找针感而乱调整针尖方向。
5、环跳:①定位:股骨大转子zui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和内2/3交界处②主治:(1)腰腿痛:下肢痿痹,腰痛(坐骨神经痛放射到下肢者),膝踝肿痛,髂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操作注意:直刺2-3寸,深刺至坐骨神经干,可引起触电样放射感,有利于神经组织重新兴奋,但不宜长期反复刺激神经干,以免损伤后引起末梢神经炎等后遗症。
6、阳陵泉:①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②功能:疏肝利胆,疏经活络。③主治:(1)肝胆病:胁痛,口苦,黄疸;(2)外经病:下肢痿痹、麻木;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疾患。
7、悬钟:①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②功能:强筋壮骨,通经活络。③主治:(1)筋骨病:项强,下肢痿痹;(2)治疗贫血常用穴,与红细胞生成有关;
足少阴肾经
1、涌泉:①定位:足心前1/3凹陷中 ②主治:(1)神志病:休克,中风昏迷,癔病,神经衰弱;(2)头面病:高血压(用吴茱萸敷贴或磁疗),三叉神经痛,咽喉痛(扁桃体炎)。
2、太溪:①定位: 足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②功能:滋阴补肾。肾经输穴、原穴。③主治: 1)肾阴虚引起各种疼痛,如头痛、咽喉痛、牙痛、腰脊痛等;(2)肾虚引起的耳鸣、耳聋;(3)泌尿、生殖系统病;(4)失眠(加三阴交、神门、印堂)
3、照海:①定位:内踝尖下缘凹陷中。②功能:滋阴补肾,通调二便。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③主治:(1)头面病:咽喉痛,目疾;慢性咽炎配列缺穴。(2)神志病:失眠;(3)泌尿、生殖系统病。(4)大便秘结配支沟
足太阳膀胱经
1、攒竹:①定位: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②功能:①头痛,外眼病(红眼病);②面瘫,面肌痉挛。③主治:(1)指压治疗呃逆;(2)针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2、肺俞:①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②功能:宣肺平喘,补肺益气。③主治:①胸肺病:咳喘[三伏灸(加大椎)隔姜灸加穴位敷药,冬病夏治(虚寒性)] ,肺痨;②拔罐治疗支气管哮喘。配合谷、 迎香治鼻疾。③ 配风门治咳嗽喘。
3、脾俞:①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②功能:健脾化湿。③主治:消化系统病:腹胀、黄疸、泄泻、水肿;
4、肾俞:①定位: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②功能:益肾固精,利水③主治: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老年人夜尿增多,灸加关元)。②腰肌酸痛(腰为肾之府);
5、次髎:①定位: 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与督脉的中点。②功能:泌尿、生殖系统疾病。③主治: ①针刺配血海治疗痛经。②配三阴交、中极、肾俞治遗尿。
6、委中:①定位: 腘横纹中央。②功能:疏经通络,清热凉血。③主治: ①腰背委中求(《四总穴歌》):急(点刺出血)慢性腰痛;②急性胃肠炎:腹痛、吐泻;中暑(合穴可泻热);(同样也可放血)③局部:下肢痿痹。
7、承山:①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顶端。②主治:①痔疾(经别别入肛),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多配合长强使用。②透承山多用来治疗肩周炎。
8、昆仑:①定位: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②功能:舒筋活络,清头明目。③主治:合悬钟治疗急性腰扭伤。
9、至阴:①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②功能:(1)胎产疾患:胎位不正(艾灸,1次/日,15-20分钟),胎盘不下,难产。
手太阳小肠经
1、后溪:①定位: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②功能:疏肝止痛,通调督脉③主治:①对侧腰背痛,项痛。(后溪通督脉),用于急性腰扭伤。后溪透劳宫,主治面肌痉挛,落枕效果较好。养老穴,为郗穴。阳经郗穴主要治疗急症,养老配合后溪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很好。②癫狂痫症(督脉入络脑,多配神门,鸠尾)③黄疸,盗汗(多用灸法)。腕骨,也有退黄作用,
2、天宗:①定位:两种取法(平第四胸椎)(肩胛冈中点,肩胛下角连线的上1/3处)②功用:治疗乳痈效果好(可针刺,局部治疗可用弹拨)③主治:肩胛背痛,气喘
3、颧髎:①定位: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凹陷中②治疗口眼歪斜眼睑瞬动
4、听宫:①定位: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踝突之间的凹陷中②主治耳鸣,耳聋,齿痛 张口直刺1-1.5寸
足太阴脾经
1、隐白:①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跟角侧后方0.1寸②功能:调经统血。③主治:脾不统血诸症,崩漏衄血癫痫多梦惊风,腹泻等。治疗崩漏用灸法更佳。
2、太白:①定位:一、跖趾关节后,赤白肉际处②功能:为本经原穴,输土穴补脾之力zui大。理气健脾③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泄泻等。
3、公孙:①定位:在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②功能:健脾和胃③主治:为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常配内关治疗胃心胸的病。多用于治疗胃痛呕吐,心悸胸闷气短等症。
4、三阴交:①定位: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②功能:健脾利湿兼调肝肾③主治:为治疗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要穴。多于中极关元配穴。同时于治疗由于肝、脾、肾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等症。由于本穴下有起自腰丛的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腰骶丛的胫神经通过,故深刺激可影响子宫,可造成流产。由于其一穴通三经,故主治范围很广。
5、阴陵泉:①定位: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②功能:健脾利湿③主治:功可通利小便,主治水肿,泄泻(利小便以实大便),黄疸等症。
手阳明大肠经
1、合谷:①定位。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②功能:是全身镇静镇痛要穴,清热解表,镇惊止痛。③主治:配伍:①合谷、复溜、汗多可止,无汗可发②合谷配太冲,名开四关穴,治疗气机不利引起的精神障碍;手连肩脊疼痛;鼻塞、鼻窒、鼻渊。③“面口合谷收”,主头面疾病,如头痛,头晕,鼻渊鼻衄,牙痛(下牙,多取对侧)。④合谷(补)配三阴交(泻)。可导致流产。
2、曲池:①定位: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②功能:为全身退热要穴,功可清热止痒,调理肠胃。
③主治:配穴,退热 曲池 风疹 曲池 泄泻 曲池 大椎 血海 足三里(天枢)另外在脑血管病中亦常用到曲池,“治痿独取阳明”
3、迎香:①定位:面部,鼻翼5中点旁,鼻唇沟中②功能:散风清热,通利鼻窍③主治:鼻塞不闻香臭配上星,可同时取用内迎香,在鼻孔内上方与鼻翼软骨相对处的鼻粘膜上取穴,多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足阳明胃经
1、四白:①定位:眶下孔,走行眶下神经,当承泣直下。②功能:散风明目,舒筋活络。③主治:目疾,口眼歪斜,同时也治三叉神经痛,针刺时,要求将针刺及眶下神经,方有酸麻重胀之感。
2、地仓、颊车:①定位:地仓,口角水平巨髎直下(瞳孔直下)。颊车,当咬肌隆起凹陷处。②功能:散风清热,通络止痛③主治:二穴常配合治面瘫,多用颊车透地仓,或地仓透颊车的方式。
3、天枢:①定位:脐旁二寸。②功能:升降气机,斡旋上下。③主治:各种胃肠道疾患,由于其为大肠之募穴,所以尤其擅长于调理胃肠道功能。
4、气冲:气街在少腹部气冲穴处,汇集股胫踝足之气血上返而达腹部。
5、梁丘:①定位:髌骨外上缘两寸。②功能:和胃止痛③主治:为胃经之郗穴,对急性胃肠炎效果好,可快速止痛。
6、足三里:①定位:髌骨下三寸,胫骨缘旁开一寸。②和胃健脾,化痰开浊,升降气机。③主治:为胃肠疾患主穴,亦为全身强壮要穴。主治包括一下六大方面:①和胃降逆,治胃脘胀痛,堵闷不舒,食滞中焦,消化不良,纳差等症。(合治内腑)治疗胃痉挛可以配合梁丘。“肚腹三里留”②高血压之头痛头晕 (合主逆气而泻)可配合阳明大肠的曲池穴(同为合穴)。③化痰通窍治咳嗽,癫狂善笑,去鼻热、通鼻窍,治鼻塞鼻干。(健脾化痰、经起于鼻) ④补益气血治虚乏无力,心悸气短,产妇血晕,休克。(阳明胃经。可补益后天,增进气血生化之)⑤常灸可以健康长寿。若要小儿安,三里不要干⑥通经活络可治膝关节炎,半身不遂,腰痛耳鸣。(为局部治疗作用)
7、丰隆:①定位:膝下八寸,条口外一横指②功能:化痰定喘,宁心安神。③主治:①化有形之痰:如咳嗽痰多(脾为生痰之源)②化无形之痰:治疗癫狂痫症(无痰不作祟)
8、条口:(又名肩凝穴)肩周炎的病人此穴多有压痛,针之可立刻缓解疼痛,临床上多用条口透承山。
手太阴肺经
1、尺泽:①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绕侧缘凹陷中。②功能:肃降肺气,滋阴润肺。③主治: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舌干,咽喉肿痛,心痛,胸满,呕吐,小儿惊风,小便频数。
2、孔zui:①定位:前臂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处。②功能:肃降肺气,凉血止血。(为郗穴,急症血症常用)④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等。
3、列缺:①定位: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②功能:列缺为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故可治肺、大肠、任脉三经的疾病,主以清头目、解表热、利咽喉。列缺主外感咳嗽、吐痰、头痛
4、少商:①定位: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②功用:清热散风,利咽止痛,开窍醒神③主治:咽喉肿痛,鼻衄,发热,癫狂,中风,昏迷。(少商放血治疗咽喉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