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_xian
返回返回 教育头条

为什么在瑜伽练习的过程中有憋气的感受 瑜伽动作分享

学习经验 瑜伽

2019年03月06日 15:55:30
日常瑜伽练习中,我们在做一些瑜伽体式的时候,主要配合的气法基本上都是呼气和吸气,同时要求呼吸深长、均匀。但有一些伽人可能有疑问或者自己已经尝试过,在练习瑜伽过程中居然会有几秒钟“憋气”的感受。其实,瑜伽呼吸中,除了吸气、呼气之外还有一种悬息。
什么是悬息?
悬息分为内悬息和外悬息:内悬息:将体内吸满气体,蓄气不呼,称为内悬息。外悬息:将体内的气体全部排出,憋而不吸,称为外悬息。内、外悬息的方式及特点不要混淆了,这里需要加强注意哈。悬息状态时咽喉的气门处于开启而不是关闭状态,只是让呼吸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不呼也不吸,但呼吸道却是畅通的。同时,悬息时呼吸肌暂处于休止状态,但胸腹部依然是放松而平静。对于悬息的保持一般建议坚持10秒左右,具体根据自己的体能决定。
悬息与屏气、憋气的区别
一些初学者可能习惯性理解,它们不都是一个意思嘛。不用想,肯定不是。屏气:指呼吸时有意识地通过闭锁咽喉关闭气门,使呼吸处于停滞状态,既不吸气,也不呼气,只是依靠喉部许多小块肌肉的收缩来完成的。常见的屏气现象是嘴巴闭上,腮帮鼓起。憋气:在较深吸或深呼气之后,闭锁咽喉关闭气门,腹肌和呼气肌用力收缩,使胸廓向内压缩,胸腹腔内压急剧上升,而肺内气体又无法呼出的一种特殊动作。它有利于加强腰腹部的支撑力,便于短时间内的发力与坚持。通常在完成静止用力的运动时,需要憋气来配合,如大负荷的负重、举重运动、推拉重物、拔河、扳手腕等。但憋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大脑缺氧,出现头晕、休克等不良现象。
如何练习内悬息?
内悬息练习的方法也很简单,慢慢的吸2/3的气息停住,不要马上呼气,让气息停留10秒钟以上,可以控制的时间当然是长一点比较好,但不要过于勉强自己。如果你的呼吸比较浅短,则可以先吸一点停留一会,紧张时再吸一点再停留,重复直至身体有点紧张时把气呼掉,这个方法可以适当延长气息在体内停留的时间。
如何练习外悬息?
外悬息的练习方法刚好与内悬息相反,慢慢的呼出2/3的气息停住,不要马上吸气,尝试让气息停留10秒钟以上,可以控制的时间当然是长一点比较好,但不要过于勉强自己。如果你的呼吸比较浅短,则可以先呼一点停留一会,紧张时再呼一点再停留,重复直至身体有点紧张时开始吸气,这个方法可以适当延长气息在体内停留的时间。
注意事项
对于悬息,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症、孕妇等人不宜练习,没有掌握熟练好之前,不要刻意运用,循序渐进,逐步加强。

悬息在体式中的作用
内悬息:有助于核心稳定,募集更多的力量进行高难度体式的保持。像站姿手抓脚伸展式、战士三式等各种高强度体式,建议内悬息保持。
外悬息:有助于上身前驱、扭转的更彻底。比如:三角扭转式、半月扭转式等建议外悬息扭转保持。
为什么瑜伽老师不教授「悬息」相关内容?
好多同学都不知道悬息的存在,甚至有些同学还说是忽悠,真是这样吗?瑜伽老师为什么在课上不教授悬息相关内容呢?悬息对传统呼吸复杂了不知道多少倍,很难找到练习感受;新老同学在每节课的参与程度、体能均不相同,无法统一授课;新同学进步的层次,暂时用不到悬息的助攻,目前传统呼吸的强度足够练习。对于老同学,在熟悉悬息的基础上,建议在每个体式练习中加入悬息保持,让你的体式练习更精进。至此,在瑜伽呼吸中,除了呼气、吸气还有内悬息、外悬息,总共4种。

以上就是教育宝头条带来的为什么在瑜伽练习的过程中有憋气的感受 瑜伽动作分享详细介绍,想要查看更多瑜伽资讯,敬请关注教育宝头条,也可以加我微信18560125702,我会解答你的学习问题。返回教育宝头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教育宝无关。教育宝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

相关推荐

400-029-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