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如(1898--1982)名家琭,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安徽泾县人,善书,真草隶篆无所不精,自幼博览临习历朝诸名家,形成清秀劲健、端庄豪放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吴玉如淡泊名利,谨身慎行,主张“士先器而后文艺”,他说:“写字必先读书,学字先学做人”。在
书法学习上,他给后世留下了多条在今天看来依然有价值的理念。
关于临帖
习字必自临帖始。只能临摹,是一境地;能屏去临摹,脱手自书,是又一境地矣。经此二境地,始可称书法。
作字虽小道,其中亦有至理。临古人碑帖,先须细心玩读,而后临之。临必一笔不苟,一点一画之间,细入毫厘,不可轻易放过。初写必求能匀、能慢,先不能慢,后必不能快。鼓努为力,是所切忌。专心一艺,非朝扪夕得,必如种植,不时除草,每日灌溉,始望有获。涵养之功,不能别有路也。久而久之,乃可造自然而明神韵矣。
见得多,临得多,萃古人之精华,省自家之病痛,积久不懈,神而明之。临古人书必先极似,能似得其貌,而后任己意为之,可言得其神。不似亦似,乃真似也。点画使转全无门径,动言遗貌取神,自欺欺人,此书法之所以不传也。又作书忌俗与熟,亦忌乖谬潦草。善书者曰篆、曰隶、曰草、曰行、曰楷,无不融会而贯通之,虽笔墨纵横,点画狼藉,而一折一丝又无不有来踪去脉,绝无闒茸滓杂之弊。一臻化境,便超凡入圣,无往不妙到毫端矣。不主门户,不为字匠,明乎此而后可与论临池也。
形似而神非,神虽非,形有归,将形迹神,心会可追。静中非死,死灰冷,不可为。灰不冷,芋可煨。
关于结构
作字结构,横笔须平。如数横同施,应有疏密,见阴阳,具变化。尤忌等距离。等距离乃
美术字,非毛笔字。作草书忌缭绕,尤忌用笔轻细,点画纠缠。务须沉实,笔笔皆到。笔要断,意要连,所谓笔断意连也。
关于楷书
写楷书应以唐宋元诸家楷法为阶梯。学有成就,再写隋碑。隋碑中以《龙藏寺碑》最为挺劲。从而上溯北魏诸碑,若《张猛龙》《张黑女》方中取圆;《郑文公》圆中取方。然后参以《石门铭》《痤鹤铭》《泰山石峪金刚经》以领略其不同风格。《张黑女》虽有北碑习气,然用笔极妙。
写《龙藏寺》须以《砖塔铭》《雁塔圣教序》为近据,以《经石峪》《石门铭》《郑文公》为远据。体而化之,非合而入之。临《砖塔铭》从锺绍京小楷《灵飞经》讨消息。
关于行草
习行草,《圣教》与《兰亭》为必经之阶。《圣教》字数非《兰亭》比,虽为集字而规矩不失,善临之亦能得其腠理。不知所以,仅为抄撮,即获宋搨,了无关涉也,何临摹之尚!如写《圣教》有悟,再参元、明名家墨迹,亦可造上乘矣。作书要无论为隶、为楷、为行或草,必笔笔不苟,即一小点或一小转折处,亦不异轻易放过。必使来踪去迹、方圆长短,毫无拖泥带水、浮掠肿率各病。持之久远,然后可进而言神韵。初步潦草,终身无臻化境之日也。
书法行草为难,以其变化多也。每字不惟心有其形,且当有四、五个不同之状早在胸中,临颖视所适者,随地用之。常用之字,如“也”,如“其”,如“如”,如“者”,之类,则多多益善,又岂四五数所能该者。明此,然后可知变化之说。惟又重神韵,尤忌鼓努为力,不矜才不使气,如技击中
太极拳法,一气流走形虽正而意贯。孙过庭谓:“草乖使转/不能成字”,斯言可味。今人作草不知熔篆隶、晋唐元明于一炉,未为知书。
关于草书
不论习草书与否,皆须读《书谱》。读《书谱》可明作字之理,以之指导实践,必有好处。然后自实践以验证理论,自然长进。作草字非漫无规矩,随意一画即了。其中使转,笔笔皆有交代。且草书亦有笔顺,倘违笔顺,执拗处立见。
写《书谱》宜留意其点、撇用笔,或停顿、或收敛、或径放出。切不可似放不放,似止不止。似放不放,似止不止,正孙过庭作字病痛处。
关于隶书
写隶书须善于去取。邓完白、赵撝叔皆聪颖过人,故各具自家风格。钱梅溪则唐隶耳。学隶书务食而能化。郑谷口能化;桂未谷、伊秉绶、孙星衍则未能。陈曼生不如金冬心。汉隶流传不过四百年,上不及篆籀,下不及楷书、行草,皆逾千载以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