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表明,我国学生在
英语学科上花的时间是多,但收效却是小的。究其原因,老师、学生天天搞题海战术,在题上花了大量时间,结果学到头来考试似乎还能应付。但英语并没有真正学好。
误区一:不着急学英语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学了也白学,其实这是个误区。语言学研究表明,3-12岁是人类学习第二语言的时期。人类大脑中掌管语言学习的"布洛卡斯"区在3-12岁处于灵敏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学习第二语言几乎跟学习母语一样容易,此时接触的语言会被大脑认为是母语,并且终生不会遗忘。这一时期学习英语,通过大量的语言体验,孩子自然而然地模仿。
误区二:学英语就是背单词
很多家长往往以单词量的多少来衡量孩子的英语水平和老师的教学效果,认为学英语就是背单词,单词量大就等于英语厉害,这其实也是一大误区。孩子背了很多单词并不意味着就能把英语学好,因为死背单词不会运用。如果不会用英语思维和表达,哪怕脑袋里装着很多单词,仍然说不出几句英语。如果不能灵活运用,背再多的单词都是徒劳。
误区三:中英互翻,分析语法
有的家长常这样帮助孩子学英语“宝贝,桌子用英语怎么说?”“apple是什么?”;有的家长放这样的碟给孩子做英语启蒙“一是one,二是two,三是three。苹果苹果是apple,香蕉香蕉banana”;有的家长让孩子翻译句子,“What's this?”是什么意思?“你几点起床怎么讲?”;有的家长说单词中文意思,让孩子写英文单词;有的家长让孩子翻译课文,翻译小故事……
事实上,家长们这样的苦心并不能助孩子一臂之力,而是误导了孩子,阻碍了孩子语感和英语思维的形成,与家长们的初衷背道而驰。语法翻译法学得的语言既要翻译,又要拼装,还要检查语法,而且无法脱口而出和灵活运用。所以语法和翻译不但不能让英语流利,反而恰恰阻碍了英语的流利,阻碍了语感和英语思维。
误区四:单词都不认识几个,白学了
常听到家长们有类似的说法,“我儿子在某某机构学了半年了,见到老外除了Hello和Bye-bye,其他一句都不会。”“我孩子学了一年了,都不认识几个单词,问她学了啥她也说不出来。”
而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学习一种新的语言,都必然要经历一个沉默期。从听不懂,到听得懂,从听得懂到会说一、句话,从会说简单的句子,到会说复杂的句子,每一步都是进步,每一步都是由于前面的积累才获得的。学几个月就要求孩子能说会写,不会说就是没效果,这是错误的。我们每个家长必须要有这个认识,有心理准备和耐心,帮助孩子度过沉默期,而不是批评和中途放弃。
误区五:必须学音标才会记单词
我国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方法是音标教学,很多老师或家长在小学低年级就教孩子音标,认为孩子会了音标才会记单词,才能学好英语。实践证明,音标教学只能教会学生一个词作为词典里的词目怎样发音,不能教会学生见到一个不认识的英文词如何去念,更不帮助记单词。抽象奇怪的音标符号没帮到孩子,反倒伤了信心。
误区六:要学好英语必须大量做题
孩子们天天在做题,做了大量题,结果学好英语了吗?这个问题值得反思。做题是对学习效果的一种检测,是一种应试行为,对提高考试成绩和技巧的确有一定帮助,但对真正学好一门语言意义并不大。因为要真正学好一门语言,靠的是“积累”,没有积累,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不可能形成语感,不可能真正学好一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