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瑜伽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有这样的瑜伽口令大臂外旋,小臂内旋,对于刚接触瑜伽的新人或是练习瑜伽时间不长的人来说,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外旋,什么是内旋,旋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看大手臂外旋,掌心往上,一个手辅助让大手臂逆时针转动,保持肩膀的下沉,可以在这个位置停留几个呼吸找到肩膀的觉知。
保持大手臂不动,让掌心往下转,觉知下肘关节的灵活,对于身体比较僵紧的人来说这样也许比较困难,掌心可能没法完全朝向,没有关系,我们要保持这样的觉知,把这样的觉知带到体式的练习中。
在手臂侧平举中觉知到这种感觉后,我们再到婴儿式或是手臂上举时强化这种感觉,手臂上举时尝试掌心超前。
四脚板凳式中手臂的感觉,加了支撑的力量的觉知。

在下犬式中再去找大臂外旋,小臂内旋,让虎口压住,释放肩颈空间的觉知。
至此,基础体式的手臂旋转相信大家掌握的也差不多了,以后可以尝试各种手臂支撑体式了,在各种花式手臂支撑体式里也要有这种觉知,比如鹤禅式(我们这个月要完成的体式正在直播中),各种手倒立等。

瑜伽之路循序渐进,不可冒进,从最基础的瑜伽体式开始,让身体逐渐适应强度,坚持走在瑜伽路上,每个体式都是最美的风景,和小编一起携手前行吧。